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卫记忆:三十六行趣闻揭示宗教对中卫人的深刻影响

中卫记忆:三十六行趣闻揭示宗教对中卫人的深刻影响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十二是九的八倍,三十六是九的四倍,其各有阐释。孔夫子有七十二贤人(门徒),故人间就有七十二行;天上有三百六十个神位,人间也就有三十六行。故而,中卫将七十二行归纳为三十六行,以应神数,可见宗教对中卫人的影响甚深。第三是将能工巧匠、买卖人、店匠等服务行业列第三位。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现时的各行各业远远超过了旧有的行业名目,而且各行各业平等行事,不分高低贵贱,“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中卫记忆:三十六行趣闻揭示宗教对中卫人的深刻影响

古人视九为无尽和无穷,九往上便是一元复始。巧妙便在于此。七十二是九的八倍,三十六是九的四倍,其各有阐释。孔夫子有七十二贤人(门徒),故人间就有七十二行;天上有三百六十个神位,人间也就有三十六行。

故而,中卫将七十二行归纳为三十六行,以应神数,可见宗教对中卫人的影响甚深。旧时,中卫三十六行大致分庄稼汉、仕宦、教书匠、医官(医生)、班首(衙役)、兵丁、木匠、铁匠、铜匠、银匠、画匠、毡匠、石匠、染匠、炭匠、船匠、斗子匠(沙竹、柳条编织人)、皮匠、窑匠、泥水匠(瓦工)、店匠(开店)、油把式(磨油人)、车把式(赶车人)、屠户、阴阳、厨子、戏子、牙子(中介人)、裁缝、带诏(剃头匠)、单贡子(端公)、巫婆、吹鼓手、修脚户、讨吃(乞丐)、窑子(娼妓)。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代称农士工商,把农排在第一位。耕者,食也。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中卫人十分重视农业,农业十分发达,种植的各种粮食和瓜果蔬菜等作物,尤其是水稻小麦西瓜枸杞、红枣等,自古享誉天下。在促进农耕发展的同时,畜牧业也十分兴旺,盛产各种家禽家畜,尤以中卫山羊、滩羊出名。故而把农业排为第一位。其次,把仕宦、教书先生、医官等有文墨的人、从事各种能文能治的排在第二位,表示尊重文化人。第三是将能工巧匠、买卖人、店匠等服务行业列第三位。其余的厨子、戏子、窑子、讨吃、伺候人的等行业视为下贱行业。从事这些行业的人没有什么社会地位。

旧时,中卫各行各业还兴敬奉本行业的神灵,也叫祖师爷。如庄稼汉供奉土地爷,木匠供奉鲁班爷,商家供奉财神爷(此俗沿袭至今),船匠供奉龙王爷,医官供奉药王爷,班首供奉衙神爷(西汉萧何),油把式供奉黑虎灵官,毡匠供奉白虎灵官,端公供奉二郎神,唱戏的供奉庄五爷(春秋时期齐庄公)。也有几个行业供奉一个神,如裁缝、屠户供奉张三爷(三国时期张飞),炭匠、窑匠供奉太上老君,并在中卫下河沿煤矿、窑矿的太青山修建老君台。除此以外,各行各业还供奉关圣帝君,俗称“武财神”。(www.xing528.com)

旧时,中卫各行各业还讲究逢年过节耍社火。如过年、元宵,各行各业都要组织一班社火。如铜匠、铁匠、银匠跑旱船,木匠、裁缝踩高跷,炭匠、窖匠耍龙、耍绣球;商铺、字号耍绣球、滚狮子、踩高跷;斗行、牙子扎彩子(用彩布绑扎彩球、彩门牌楼)、戏子唱戏等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如遇天旱求雨、送瘟神,各行一起上供,按行排序祭河神、拜龙王,求神灵、祈雨、送瘟神。

总之,旧时中卫各行各业各有各的信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由此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不同,人与人的命运也就不定。

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现时的各行各业远远超过了旧有的行业名目,而且各行各业平等行事,不分高低贵贱,“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有的行业从底层上升为优等行业,不再受人歧视和怠慢。伤风败俗的一些行业逐渐得到遏制和取缔。一些落后的手工业逐渐被现代化工艺所代替,有些手艺人逐渐被淘汰。这正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