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卫人的记忆:盛名皮影戏

中卫人的记忆:盛名皮影戏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卫人称皮影戏为“牛皮灯影子戏”,旧时曾在卫宁、海原一带流行,颇负盛名。又据民间传说,皮影戏的产生与佛教文化有密切的关联。从元代起,皮影戏开始在缅甸、土耳其等亚洲国家流传。明清时期,皮影随道情戏传入中卫、中宁、海原。皮影戏按古装戏剧人物刻画,生、末、净、旦、丑齐备。中卫皮影戏班多以家族经营,或与人搭班组台。2004年中卫成立地级市以后,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区有些皮影戏班逐渐恢复。

中卫人的记忆:盛名皮影戏

中卫人称皮影戏为“牛皮灯影子戏”,旧时曾在卫宁、海原一带流行,颇负盛名。

皮影戏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去世,汉武帝寝食不安,整天打不起精神。有一天,一个叫少翁的人,用兽皮剪成李夫人的形象,在布帐后用灯光照射,影像极像李夫人,得汉武帝欣喜,重赏少翁。

又据民间传说,皮影戏的产生与佛教文化有密切的关联。民谚云:“影戏本是圣佛留,未从上台灯打头。大锣好比开山斧,劈开三教与九流。”至今,皮影戏班仍供奉观世音像,把皮影戏的剧本叫做“卷”,唱戏影称“宣卷”,演出用的油灯叫做“海灯”(供佛用的灯),皮影艺人称为“师父”,皮影人物的面部造型全脱胎于佛像。生、旦角色仿照庙堂观音像而制,净角取庙堂关公塑像的造型。

皮影戏在唐代盛行,到宋代,皮影戏在开封杭州等地流行。从元代起,皮影戏开始在缅甸、土耳其等亚洲国家流传。

明清时期,皮影随道情戏传入中卫、中宁、海原。20世纪50年代前后,中卫有十几家皮影戏班活跃在山川大地。皮影戏按古装戏剧人物刻画,生、末、净、旦、丑齐备。耍影子的亮布最早用毛头纸糊,后改用白市布、白的确良布制作,长约2.33米,宽约1.27米,油灯一盏。文乐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武乐有干鼓、爆鼓、钹、开锣、梆子等。演员由文、武乐队人员兼任,其中一人耍主线。演出剧目大都是传统民间戏和历史戏,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三休樊梨花、劈山救母、金沙滩、苦节图、王翦平六国、孙膑坐洞、封神演义、薛刚反唐、罗通扫北、三侠五义、大小八义等剧目。

表演时,由一人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皮影戏的白帐幕上,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影,但其音乐与唱腔却能使人情绪起伏。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催人泪下。表演者除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外,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www.xing528.com)

皮影戏的演出场地不限,加之设施、道具简易,故行动方便,随处可演。一个皮影戏班一般有5~7人,但戏班中必须有一位能唱旦角的主角撑台,以秦腔、眉户、道情等曲目为主,现代题材也演。开演前表演者要沐浴更衣,燃香供拜孔子像,敬牛王马神、福禄财神等,含有辟邪图吉利之意。演出的内容以符合大众化口味的题材为主,“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伴”,赞孝子贤孙,挞贪官污吏,演落难求生中状元,唱小姐私订终身后花园……观之痛快淋漓。

在众多的皮影戏班和艺人中,名气大、表演技艺高者当数中卫香山乡崾岘子的刘玉贵,东关的韩生金,白桥的韩生寿、韩云亭,九塘的郝连贵,李嘴的李金寿,宣和的陶生智、王学智、张振家,何营的严开山,香山深井的惠煦,以及中宁贺家湾的何万宝,恩和的李生林,鸣沙的李敬孝,渠口的刘兴明,海原杨郎的德瑞、张治善和关庄的毕仲原、史禄仁等艺人和皮影戏班,遍布中卫山川城乡。最为有名的是刘玉贵,人称刘家牤娃子(方言,指人憨厚老实),双手能牵40条线,使8匹马同时对开作战。平时带领着两个人,常年背一把三弦、一把唢呐和道情渔鼓,走乡串户,到处演唱。婚葬嫁娶赶场子演出,靠此维持生活。刘玉贵技艺高超,但嗓子不好,唱腔与表演不相配,故每要与他人搭班。还有李敬孝,原籍中卫,后落户中宁鸣沙,右手仅存拇指和小指,外号“李没手子”。他身怀绝技,双手七指能同时耍八匹马,同时还能拉一手好板胡。李生林连耍带唱,生、末、净、旦、丑,样样皆会,且唱啥像啥,人称“双咽喉子”。还有詹大个子与女儿常年四季在农村集市摆摊设场,詹大个子边耍线、弹三弦,边演唱,他的女儿一手敲小碰铃、一手击渔鼓,表演精彩纷呈。

中卫皮影戏班多以家族经营,或与人搭班组台。每当夏收或秋收后,走村串巷,进行演出,或在庙会期间演出,遇到婚丧嫁娶也会应邀前往演出。

1963年10月,宁夏举办全区皮影大赛,刘玉贵获得一等奖。1979—1995年,宣和镇严开山曾组织皮影戏班演出,后又组织业余剧团在当地及宁夏周边地区演出,深受群众欢迎。2004年中卫成立地级市以后,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区有些皮影戏班逐渐恢复。2009年,海原县皮影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扩展项目。2013年至2019年,沙坡头区皮影戏班的严开山、严居锁(已故)、严来山、严居海、王立国,海原县皮影戏班的黄元春、魏善义,中宁县的侯氏皮影戏班的侯志祥等人,先后被列为中卫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