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洲区革命老区发展战略显成果

长洲区革命老区发展战略显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四三”工作战略是:全面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旅游旺区、农业稳区、科教兴区”战略;建设“活力长洲、和谐长洲、美丽长洲、幸福长洲”;确保如期实现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和谐幸福、宜居宜业的梧州市核心城区,基本建成衔接两广、服务港澳的重要支点三大目标。落实贫困户儿童少年失学劝返安置“一人一案”责任制,抓实劝返工作。

长洲区革命老区发展战略显成果

“五四三”工作战略是:全面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旅游旺区、农业稳区、科教兴区”战略;建设“活力长洲、和谐长洲、美丽长洲、幸福长洲”;确保如期实现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和谐幸福、宜居宜业的梧州市核心城区,基本建成衔接两广、服务港澳的重要支点三大目标。

长洲区党委、政府明确产业布局,划定招商底线,园区发展思路清晰,把准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脉搏,顺势而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传统优势产业为战略支点,进一步夯实基础、做实服务,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长洲区的新建产业园区和现有产业园区“二次创业”,都应该着眼未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着力发展高科技、绿色环保的产业园区。强调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要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鼓励创新创业;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优化设计方案,把“双创”工作与产业特色相结合,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要加强协调配合,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解决好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要提升站位,开放思想,抢抓历史机遇,全面激发全社会创业创造活力,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长洲区增强发展后劲的新引擎,助力实现“五四三”工作战略和“十三五”规划。

长洲区积极实施“旅游旺区”战略,依托长洲区生态资源和城市旅游优势,重点发展壮大休闲旅游业,开发“一区两带”(323省道乡村旅游区,西江、桂江旅游带),打造一批生态乡村旅游重点项目,长洲区乡村旅游成为市民的新去处及长洲区经济增长点。

全力实施惠民工程使民众获益,脱贫攻坚成果显著。

(一)努力抓好脱贫摘帽指标达标

长洲区坚持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焦,力量向扶贫集中,精心谋划,强力推进2020年脱贫攻坚5户17人的脱贫任务,巩固历年的脱贫成果,防止新的贫困产生。

(1)一户一策,完成贫困人口全脱贫。为完成好今年既定脱贫目标工作任务,针对未脱贫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帮扶力量、强化行业帮扶和社会帮扶,因户施策,经过“双认定”程序,2020年计划脱贫户5户17人已全部脱贫。

(2)消除风险,巩固脱贫成果。区扶贫办和区民政局、区建设局、区卫健局、区残联、医保长洲分局定期进行行业数据比对工作,通过大数据平台排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并做好防贫监测和针对性帮扶。全区认定边缘户28户123人,脱贫不稳定户39户165人。相关专职小组与行业部门,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方案,加大帮扶力度,有效消除了致贫返贫风险。

(二)推进“四大战役+饮水安全”取得阶段战果

(1)义务教育。一是狠抓控辍保学。落实贫困户儿童少年失学劝返安置“一人一案”责任制,抓实劝返工作。长洲区依据《自治区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关于转发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3名建档立卡户学生,14名非建档立卡户辍学学生共17名学生办理休学手续。休学期间仍继续做好这17名学生的劝返工作,并实施远程送教、送教上门等形式提供临时性补偿式教育。长洲区已实现控辍保学工作“双清零”。解决2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受教问题,其中10人随班就读,14人送教上门(已按要求开展送教),1人特殊学校就读,1人延缓入学。二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长洲区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3824人,受助金额为163.6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受助学生1905人,建档立卡学生受助金额61.58万元。长洲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发放工作,实现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

(2)医疗保障。一是落实“198”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48人(8人参军),应参保4140人,全部参保。按政策发放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补助金66.4万元,实现应补尽补。截至12月31日,建档立卡人员共有323人进行了慢病筛查,新获得慢病证的281人。全区共办理721张证,办证率达到17%。贫困人口住院615人,扶持期内的户住院报销比例已达90%,退出户、不在两年扶持期内的户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0%;慢性病门诊612人,扶持期内的户29种特殊慢病门诊实际报销比例已达80%,退出户、不在两年扶持期内的户平均报销比例达到80%。二是实现“一站式”结算和“先诊后付”。区县域内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均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三是落实医疗保障便民服务。协调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为残疾贫困人口免费体检,新办残疾证92人。全面做好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履约流程。四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长洲区26个村的标准化卫生室按要求均配备相关设备、国家目录基本药物30种或以上,已全部开通医保结算系统。

长洲镇泗洲村民居(长洲区老促会供图)

(3)住房安全保障。一是住房安全达标方面。落实住房安全保障措施,1207户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二是守住“贫困户不住危房”的底线。长洲区通过组织镇、村人员力量,施工队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旧房实施拆除,做到应拆尽拆。剩余56户贫困户的危旧房因为兄弟连体房、祖屋等无法进行拆除的,采取张贴封条、钉木条、搬空物品、断水断电等措施,悬挂“危房勿近”和“危房待拆”标识牌。建立区、镇、村三级巡查制度,并实行网格化巡查,发现新旧房两头住、老人住旧房,建房期间住简易棚等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危房不住人。三是落实危房改造政策。2020年,自治区下达长洲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户。2户危改户均竣工验收入住,并足额发放补助资金。

(4)饮水安全。一是贫困户饮水安全大排查,采取帮扶人、村网络员检查,区、镇专责小组抽查的方式,确保户户饮水安全达标。二是开展定期对区所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全区水质达标,农民群众安全饮水有保障。三是对全区安全饮水工程运行情况进行排查,落实维护经费对漏水、供水不足、水池清洗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整改,并建立缺水应急机制,保证供水正常,饮水安全。经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工作大排查,全区1207户贫困户均有安全饮用水。(www.xing528.com)

(三)克服疫情影响,巩固脱贫成果

2020年,长洲区持续开展“一帮一联”工作,共安排区直43个部门定点帮扶26个村(社区),安排826名干部结对帮扶1207户建档立卡户,每名干部均不超过5户。抽调62名优秀干部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派驻9名第一书记到脱贫摘帽村以及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强化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落实保障经费,加强日常考勤,促使队员真正驻村并发挥扶贫主力军作用。2020年,27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万元,其中10万以上有15个,50万以上的有7个,集体经济总收入900万元,进一步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规章制度,贫困村均按相关要求对集体经济进行了分配。2020年,共向3个脱贫摘帽村投入245万元资金,发展集体经济。让贫困人口共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扎实推进富庆村(软弱涣散党组织),仁义村(后进党组织)整顿工作,巩固大桥村、倒水村、马水村、旭村4个2019年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顿成果。深入开展星级化村党组织创建工作,创建五星级党组织6个、四星级党组织5个、三星级党组织10个。

(1)就业稳岗。一是激励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成立专班,出台政策,激励就业。长洲区2019年建档立卡劳动力务工人员1572人,其中到东部9省市务工452人;截至2020年11月14日建档立卡劳动力务工人数1801人,其中到东部9省市务工共533人,外出务工情况总体稳定。发放稳岗补贴62.16万元。二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09个,累计岗位发放补贴63.71万元。开发非固定性村级公益性岗位96个,累计岗位发放补贴30.18万元。三是支持经济实体创建扶贫车间、扶贫基地3个,就近就地吸纳贫困人口21人就业。落实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创业给予扶持,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2)产业扶贫。一是落实以奖代补政策。2020年以来共有568户贫困户获得160.08万元发展特色产业奖补资金(其中疫情期发放468户共113.5万元)。二是以创建示范区、乡村旅游区为抓手,推动“5+2”(5个主导产业:柑橘、松、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叶菜类、鱼,2个备选产业:茶叶和花卉苗木)特色产业发展。全区创自治区级示范区1个、县级6个、乡级示范园8个、村级示范点27个。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基地”“公司+贫困户+基地”等模式,提高贫困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全区产业覆盖率达97%以上。2020年开展产业技术培训7期,收益288人,进一步增强贫困户、致富带头的技能。三是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减贫机制。全区经营主体通过“基地+农户”直接带动贫困户803户,同时,为贫困户提供了大量就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覆盖全区3个已脱贫贫困村,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经营主体4个,带动贫困户119户,贫困村带动比例占全部贫困户273户的53.36%。

(3)消费扶贫。通过各级工会福利消费、长吉公司销售等方式,消费扶贫产品200多万元。组织3个贫困村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梧州人爱购梧州产品”等活动,助推贫困村的农副产品销售。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工作,共认定企业7家,认定的扶贫产品20款,销售额470万,扶贫产品带动38户贫困户增收。

(4)综合保障。一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情况。2020年底,贫困人口661户1706人享受低保待遇,发放低保金549.86万元。为特困供养贫困人口136人,发放补助84.53万元。二是落实两项残补情况。纳入困难残疾人367人,发放补贴31.104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47人,共计发放补贴22.896万元。三是及时发放其他民政补助。建档立卡人员中符合高龄补贴的137人,共发放补贴9.871万元。临时救助70户168人,共发放19.245万元。享受孤儿保障的建档立卡户4人,共发放13.03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4人,共发放10.6249万元。

(四)加强资金管理,推进项目建设

(1)强化资金管理。2020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1.08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和梧州市下达941.08万元;本级安排260万元,与2019年的203万元相比,增幅28.08%。1月至12月31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出1185.92万元,支出进度为98.73%。自查历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情况。历年结转结余资金都按自治区要求支出。

(2)强化金融扶贫。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发放政策告知书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知晓率。2020年累计新增扶贫小额信贷811万元,受益贫困户173户,截止到12月31日扶贫信贷791万元,受益贫困户169户,全部户贷户用。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的监管,到期贷款全部回收,逾期率为0%。

(3)强化推进项目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性扶贫、基础设施扶贫、金融扶贫等项目建设。列入考核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26个,其中基础项目13个、生活改善项目3个、村集体经济项目3个、教育扶贫1个、金融扶贫项目1个、就业扶贫3个,产业扶贫项目2个,利用上级扶贫专项资金实施的项目,全部完工。

(4)强化项目库建设。开展扶贫项目建设“回头看”,全面核查处理负面清单,确保扶贫项目储备精准。做好扶贫项目库系统信息完善工作。成立专班,按时按质完成系统数据录入。制定2021年扶贫项目实施计划共16个,预算为1523.64万元。

(五)主动自查自纠,推进问题整改

长洲区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中央纪委印发《指导意见》、调研督导指出问题,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结合起来,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解决,并结合脱贫攻坚日常工作,改进政策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升整改实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长洲区共认领3个方面16个问题,制定了43条整改措施,均已完成整改、销号工作,完成率100%。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广西问题整改,长洲区共认领6个方面22个问题,制定了55条整改措施,均已完成整改、销号工作,完成率100%。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整改,长洲区共认领4个方面8个问题,制定了18条整改措施,完成阶段性整改并长期坚持18条,完成率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