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军长征: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复合

红军长征: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复合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四方面军元气大伤,给养困难,张国焘的南下方针实际已宣告破产。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密切关注红四方面的行动,多次发电报给张国焘,批评他的错误,促使红四方面军北上。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长征中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对迫使张国焘同意北上起了重要作用。因为一、四方面军的分裂尚未弥合,红二、六军团如与四方面军会合,听了张国焘片面之词,其态度和立场将会如何,是一大疑问。

红军长征: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复合

张国焘率部南下后,虽然于10—11月间取得击溃川军6个旅和歼敌1.5万人的胜利,但自己也伤亡近万人。特别是1936年2月起国民党增调重兵对其围攻,红四方面军虽然英勇奋战,但伤亡很大,由南下时的8万人锐减为4万余人。红四方面军元气大伤,给养困难,张国焘的南下方针实际已宣告破产。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密切关注红四方面的行动,多次发电报给张国焘,批评他的错误,促使红四方面军北上。电报强调中央先率一、三军团北上是正确的,要求张国焘“立即取消南下的决心和命令,服从中央电令,具体部署左路军与四军、三十军之继续北进”。中央要求张国焘将电报内容转达给在红四方面军中的朱德刘伯承,并要求立即回复。[1]但是,张国焘对朱德、刘伯承封锁收到中央电报的消息。

尽管如此,张国焘却无法抹杀中共中央率部北上适应形势发展并打开了中国革命的宽广通途的事实;张国焘的分裂行径在红四方面军中不得人心,广大指战员对张国焘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随左路军行动的朱德、刘伯承与四方面军中不赞成张国焘路线的同志一起,同张国焘进行坚决的斗争,耐心地做争取受迷惑人员的工作。这些是促使张国焘最后同意北上的基本因素。

在张国焘欲归未归、还想与中央分庭抗礼的时刻,有两个关键因素粉碎了张国焘的最后幻想。

第一个关键因素是1935年11月中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代表张浩(本名林育英)从莫斯科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带来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和《八一宣言》。

毛泽东谋略深远,高人一筹。为了彻底击败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他利用张国焘惧怕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心理,采取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敲山震虎。毛泽东先给朱德发了一份长电云:“国际除派林育英(张浩)来外,又有闫红雁续来,据云中国党在国际有很高地位,被称除苏联外第一党,中国党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化,全苏欧、全世界都称赞我们的长征。”[2]毛泽东料定张国焘当然能看到这封电报,更料定张国焘一定会惊惧不安。张国焘最畏惧的就是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第二步,请“国际代表”出面。毛泽东将张浩请到他的窑洞里谈话,希望他能够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给张国焘发电报,说明他是共产国际派来解决一、四方面军问题的。张浩起初没有同意,因为共产国际和王明根本不知道一、四方面军分裂这件事,也从未让张浩以国际代表身份来解决这件事。张浩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1936年1月,毛泽东再请张浩到他的窑洞谈话,强调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已迫在眉睫。共产国际现在已批准张闻天为中共中央负责人,换言之,张国焘另立的中央是非法的,自封的总书记也是非法的。在毛泽东的说服下,张浩以党的利益和革命大业为重,最终同意了毛泽东的请求。

1936年1月16日,张浩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用张国焘熟悉的名字“林育英”给张国焘发电报。电报开门见山地说:“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会着毛泽东同志。”

22日,张浩又给张国焘去电报:“党内争论,目前不应弄得太尖锐。”“可以组织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局、广州局、满洲局、西北局、西南局等,根据各种关系,有的直属中央,有的可由驻莫(斯科)中央代表团代管,此或为目前使党统一的一种方法。此项意见望兄熟思,见复。”

24日,张浩再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名义给张国焘电报,明确指出:“甲、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于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共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革命伟大的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的。乙、兄处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上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3]

应该指出,张浩并没有被授权以共产国际名义给张国焘发电报,这个秘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毛泽东和张浩两人知道。[4]张浩为解决张国焘的分裂问题起了重大作用,毛泽东给予张浩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后来张浩逝世,毛泽东亲自给他抬棺送灵。

张浩发的3封电报是张国焘的催命符。但是,张国焘很狡猾,一方面借坡下驴,表示服从共产国际和代表团的指示;另一方面想继续与中央分庭抗礼。在“急谋党内统一”的借口下,他向中央提出两个方案:一是由共产国际、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和争执双方一起商量,重组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二是争执双方党的机构均直属代表团,陕北处称“西北局”,川康处称“西南局”。这就是历史上一度出现过“西北局”和“西南局”名称的由来。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长征中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对迫使张国焘同意北上起了重要作用。

1935年11月初,红二、六军团17000余人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下,退出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3月30日,接到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发来电报,命令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与位于甘孜地区的红四方面军会师。

为什么朱德、张国焘给红二、六军团发命令,而不是中共中央下达命令?因为中共中央任命张国焘为总政委后进行工作移交时,中共中央、军委与红二、六军团联系的电台密码被张国焘掌握了。中共中央几次要求张国焘告知联系密码,均被别具用心的张国焘拒绝。1936年1月21日,周恩来致电张国焘:“请将与二、六军团密码速告知,以便直接通报。”2月9日,张国焘回电:“我们对二、六军团之各种情况甚为明了,可以完全帮助他,勿念。”“对二、六军团行动方向上有何指示,请直发我处转去。”5月18日,张浩、周恩来再次向张国焘提出:“请将其通电密码……告我,以便联络通电,免误时间。”张国焘干脆不予理睬。[5]

党中央最初并不想让红二、六军团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合。因为一、四方面军的分裂尚未弥合,红二、六军团如与四方面军会合,听了张国焘片面之词,其态度和立场将会如何,是一大疑问。所以,4月1日,党中央通过张浩致电张国焘,认为红二、六军团在云贵之间创立根据地是完全正确的,坚决不同意将红二、六军团引入西康的计划。(www.xing528.com)

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对张国焘的阴谋并不知晓,于是奉命离开驻地盘县向西急进,渡过金沙江,翻越大雪山,历尽艰险,于7月2日同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在张浩连电劝说以及红二、六军团即将到达甘孜地区的情况下,张国焘不得不于6月6日宣布取消第二“中央”,改称“西北局”。张国焘“黄袍加身”的伪中央只勉强维持了8个月。

中共中央得知红二、六军团的情况后,7月5日立即指令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6]中央此举在于增加他们对张国焘斗争的分量。

张国焘仍然执迷不悟,企图拉拢红二方面军领导人支持他的错误主张和活动。朱德、刘伯承则抢先向红二方面军领导人说明了中央与张国焘分歧的真相,做好他们的工作,使他们与朱德、刘伯承站在一起,共同向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同时,张国焘的铁杆助手陈昌浩也被朱德说服,在与张国焘的争论中,基本站在朱德一边,反对张国焘。这对张国焘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张国焘一边是南下计划彻底破产,一边是众叛亲离,在其心腹大都转而拥护中央的北上方针的情况下,不得不同意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于9月和10月先后在西北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10月9日,朱德率红军总部到达会宁,与中共中央派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部队会合。朱德、刘伯承在左路军中约一年零三个月,凭着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斗争智慧,在击破张国焘的分裂阴谋和促使红四方面军回归中央的问题上立下了大功。

同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致电朱德总司令和全体指战员,热烈祝贺红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11月23日,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进行了山城堡战役,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

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分而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方面军终于胜利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创造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注释:

[1]《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第473页,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转引自少华的《张国焘的这一生》下册第35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3]张浩电报参见《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第506—507页,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秦福铨:《博古和毛泽东及苏维埃共和国的领袖们》,第146页,香港:大风出版社,2009。

[5]电报资料转引自金一南的《苦难辉煌》第460页,华艺出版社,2013。

[6]在贺龙一再要求下,张国焘将原一方面军的第九军团即左路军中的第三十二军划归第二方面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