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车辆蓄电池检查与维护助你轻松维修

车辆蓄电池检查与维护助你轻松维修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使蓄电池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对蓄电池应严格按照保养制度进行检查和维护。提示:同一蓄电池各单格的电解液密度相差不应超过0.01g/mL,如某一单格密度下降过大,则该单格电池内部可能有故障,应用高率放电计作进一步的检查。2)测量时,将高率放电计的表针稍微用力压在单格蓄电池的两个极柱上,每次连续时间不能超过5s,要求在5s内,其表针能稳定在一个电压数值范围内,如图1-22所示。

车辆蓄电池检查与维护助你轻松维修

为了使电池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对蓄电池应严格按照保养制度进行检查和维护。蓄电池检查和维护的规程及技术要求如下:

1.清洁、检查蓄电池外部

1)保持蓄电池外表面的清洁干燥,及时清除极桩和电缆卡子上的氧化物,并确定蓄电池极桩上的电缆连接牢固,如图1-18a所示。

2)清洗蓄电池时,最好从车上拆下蓄电池,用苏打水溶液冲洗整个壳体(图1-18b),然后用清水冲洗蓄电池并用纸巾擦干。对蓄电池托架,可先用腻子刀刮净厚腐蚀物,然后用苏打水溶液清洗托架(图1-18c),之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托架干燥后,漆上防腐漆。

3)对极桩和电缆卡子,可先用苏打水溶液清洗,再用专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如图1-19所示。清洗后,在电缆卡子上涂上凡士林润滑脂防止腐蚀。

注意:清洗蓄电池之前,要拧紧加液孔盖,防止苏打水进入蓄电池内部。

2.检查电解液的高度

1)用内径4~6mm,长约150mm的玻璃量管,垂直插入加液孔内,直到极板的边缘为止,然后用拇指压紧上管口,将量管取出,管中电解液柱的高度,即为蓄电池内电解液液面高出极板的高度,应为10~15mm,如图1-20所示。

2)液面过低时,应补加蒸馏水,不准加入自来水或稀硫酸

3.检查电解液比重

1)拧下单格电池的加液孔盖,用-5~100℃的温度计测量电解液的温度,记下当时的温度。

2)用密度计从加液孔吸出电解液至密度计内的浮漂浮起时为止,观看读数时,应使浮漂在玻璃管中央而不与管壁接触,并把密度计提至与眼睛视线平齐的位置,以免影响读数的准确性,见图1-21。

注意:在蓄电池大电流放电和添加蒸馏水后,不要马上测量密度,因为此时电解液还没有混合均匀,所测的密度不准确。

3)电解液密度通常以+15℃为计算基准,在高于或低于+15℃的温度下测量的电解液密度值,应将测得的读数加以修正。电解液温度高于+15℃时,每高出1℃,应从实际测得的数值中加上0.0007g/mL;反之,低于+15℃时,没低于1℃时,应减去0.0007g/mL;当温度与+15℃相差较大时,可按表1-4的数据予以修正。

提示:同一蓄电池各单格的电解液密度相差不应超过0.01g/mL,如某一单格密度下降过大,则该单格电池内部可能有故障,应用高率放电计作进一步的检查。

978-7-111-33770-6-Chapter01-23.jpg

图1-18 蓄电池的外部清洗

a)蓄电池外部清洗实物图 b)壳体的清洗 c)托架的清洗

978-7-111-33770-6-Chapter01-24.jpg(www.xing528.com)

图1-19 极桩和电缆卡子的清洗

978-7-111-33770-6-Chapter01-25.jpg

图1-20 电解液液面高度检测

978-7-111-33770-6-Chapter01-26.jpg

图1-21 电解液密度检测

表1-4 电解液密度在不同温度的修正值

978-7-111-33770-6-Chapter01-27.jpg

4.用高率放电计检查蓄电池技术状态

1)凡是经电解液密度测量后,确定已放电50%以上的蓄电池不必进行高率放电检查。

2)测量时,将高率放电计的表针稍微用力压在单格蓄电池的两个极柱上,每次连续时间不能超过5s,要求在5s内,其表针能稳定在一个电压数值范围内,如图1-22所示。

978-7-111-33770-6-Chapter01-28.jpg

图1-22 高率放电计

3)一般技术状态良好的蓄电池用高率放电计检验,单格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电压低于1.5V,但在5s内尚能保持稳定,一般属于放电过多;如果5s内电压迅速下降,则表示有故障。其故障性质和程度需通过充电检验再进一步分析。

知识拓展——蓄电池使用的误区

1.蓄电池电荷容量与发动机不匹配

根据发动机类型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蓄电池的电荷容量,是提高蓄电池的经济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起动机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输出的电流很大,在一般情况下为150-200A(针对轿车而言),在低温(-lO℃)起动时输出的电流高达250-300A(针对轿车而言)。如果蓄电池电荷容量与发动机不匹配,蓄电池电荷容量偏小,则在起动阻力大时,小电荷容量的蓄电池在剧烈放电的情况下,势必加速单位时间内活性物质与硫酸的反应,使蓄电池温度升高,极板因超负荷而弯曲,结果造成活性物质大量脱落,极板早期损坏,从而使蓄电池寿命大大缩短。如果蓄电池电荷容量偏大,虽然不会发生上述问题,但不能充分利用其活性物质,使蓄电池经济性下降。因此蓄电池电荷容量的选择,应根据起动机功率、电压和用电设备的负荷而定。

2.蓄电池并联混用

有些驾驶员在起动发动机时,因原有蓄电池存电不足,就并联上一只充足电的蓄电池共同使用。实际上并联后充足电的蓄电池会以很大的充电电流向存电不足的蓄电池充电,极易造成极板活性物质脱落,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蓄电池并联后并不能提供给起动机很大的起动电流,更不利于发动机的起动。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把存电不足的蓄电池拆下,换上充足电的蓄电池,然后再起动发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