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追逐名利导致太平天国形成

如何追逐名利导致太平天国形成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湘军的兴起,湖南人便显得很讲究实际,一味追求名和利,好做官,想发财。所以使用汇保之案开空头支票成为曾国藩鼓励士气的主要手段。但这批人员中好为官,争名利者比比皆是。在湘军的影响下,民间也逐渐沾染追逐名利之风。事实上,广大湖南民众纷纷从军,这本身就是一种追逐利益的驱使。例如李元度在光绪七年承担了复修岳庙的任务,所信任者都是其手下的武牟,这些人偷工减料,据为私利,浮报工价,于整个工程唯营私网利之计。

如何追逐名利导致太平天国形成

近代以前,湖南通省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各省所在地,名宦和仕途都不是很彰显,由于独立为行省的时间不长,经济又欠发达,整个民风都显得纯正朴素,淡泊名利。随着湘军的兴起,湖南人便显得很讲究实际,一味追求名和利,好做官,想发财。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纷纷求为荐营效力,因为这是社会底层人员升官发财唯一的出路,于是常以“送子从军为快事”,即使是“避处万山丛中尤有此等营求”;对于那些军营从业人员而言,他们希望尽快得到保举、升迁,或者有发财的机会。曾国藩创军之初,奉行“不妄保举,不乱用钱”的原则,结果人心不附。如1854年,曾国藩带兵功下武汉,仅保三百人,而胡林翼攻占武汉一次就保奏了三千多人,于是,许多湘军认为欲求官职投曾不如投胡。后来,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恳切进言,曾随即改弦更张,开始大保麾下从军人员及幕僚,曾国藩的保举主要有汇保、特保和密保三种。湘军每攻克一城或者打一次胜仗,曾国藩就办理一次汇报之案,于奖励作战有功人员的同时也以劳绩奏保了一部分办理粮台、文案、善后服务的幕僚。特保多以荐举人才的方式保奏;密保之案,则专为立有大功或特别优异的人才个别办理,或专具密折,或夹带密片,汇保和特保皆数一般保案,人数较多,办理稍宽,只能保奏候补、候选、即用、简用之类,或仅保一官衔。所以使用汇保之案开空头支票成为曾国藩鼓励士气的主要手段。对于湘军中的高级将领、大帅级的人物,则主要采用了密保。但这批人员中好为官,争名利者比比皆是。如杨岳斌和彭玉麟之间,因为后者的官位高于前者,悻悻不平,以三次告假来要挟朝廷,最后得到总督位置才罢休;郭嵩焘与蒋益澧、左宗棠之间也矛盾重重,最终以郭嵩焘被挤出广东巡抚的位置,蒋益澧接替广东巡抚而告终。湘军子弟也因为有后台,往往在择业上有很大优势,一般都在薪水高又较清闲的衙门供职,像盐茶督销局、粮台军饷筹办部门、厘金收取站、稽私督察等。

在湘军的影响下,民间也逐渐沾染追逐名利之风。早在咸丰八年(1858),郭嵩焘就体察到了湖南人这一的变化,“今之能者,窥上之所尚,而假荣名美政以邀利者,犹有其人,能实破利字一关者,盖已难矣”。“楚人之性,守田庐不乐仕进,近则赴选京师者日必数人,平民捐银数百,辄以知县注选……仕径尤捷,所费亦不过数百金”。事实上,广大湖南民众纷纷从军,这本身就是一种追逐利益的驱使。“农舍耒,工舍器,攘臂以争名利,浮动之气,乐杀之风,乃一发而不可谒,民相竟曰武勇,士大夫相奖曰忠义,而君子忧之”。[45](www.xing528.com)

湘军的这种风气还明显地影响了湖南政界。由于湘军财大势大,在地方上经常都能为所欲为,只要稍微给官府施加点压力或者给予某种好处,官府就能唯马首是瞻,言听计从。例如,曾国荃曾因侵占了当地洪姓家的祖坟葬地而与之构成官司,在家乡闹得沸沸扬扬,但受到了官府的袒护;曾国潢也是仗着有兄弟撑腰,在湘乡称王称霸,无论大事小事都喜欢参与搅和,谁也不敢得罪他。临湘的刘敖,回乡后投资兴建祠庙,以祭奠战死在外的湘军将士。这本是一件为地方称道的好事,但是,他在择地上与岳阳府城学宫发生了矛盾,多占了学宫的地基,岳州官府张守就极力袒护刘敖,据传言是接受了贿赂的缘故。湘军其他将领如李元度、杨厚庵等居家多无法度,地方官拿他们没有办法。例如李元度在光绪七年(1881)承担了复修岳庙的任务,所信任者都是其手下的武牟,这些人偷工减料,据为私利,浮报工价,于整个工程唯营私网利之计。上行下效,就是湘军一般勇牟也敢于胡作非为。有益阳籍的勇牟刘大庆在长沙当差,看上了在此当佣工的湘阴籍的龚柏林之妻董氏,就诱使董氏出逃,并强据为妻。龚将之指控到县,县官置之不理,辗转至后任县令,总共八次鸣冤,费尽周折,数月后才得有上堂的机会,但最后还是断其妻归于刘大庆。可见,当时是官军相卫,联成一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