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平天国起义相关资料整理挖掘成果

太平天国起义相关资料整理挖掘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而仍需进一步挖掘相关史料,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政策做寻章摘句式的记述。另一方面,相关研究中石碑等新史料[56]的出现以及港澳台乃至海外资料[57]的整理也将为政府视角下的太平天国史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太平天国起义相关资料整理挖掘成果

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陆续编纂出版了大量的清方记载,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主编的《太平天国资料汇编》[54]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纂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55]等,但学界对其利用却有待强化,并未因此而造就一批高质量的清政府对太平天国政策的研究性著述。故而仍需进一步挖掘相关史料,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政策做寻章摘句式的记述。另一方面,相关研究中石碑等新史料[56]的出现以及港澳台乃至海外资料[57]的整理也将为政府视角下的太平天国史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作者苏全有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张超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

【注释】

[1]本文为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规划项目(08JA770009)。

[2]夏春涛:《金田起义前夜的广西社会》,《福建论坛》2007年第5期。

[3]王明前:《太平天国起义前广西及江南地区农村的社会状况——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4][日]菊池秀明著,梁雯译:《太平天国前夜的广西社会变动——以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档案史料为中心》,《清史研究》2008年第4期。

[5]马冠武:《石碑显示:太平天国起义前广西社会存在的三大问题》,《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6]陈开江、向红兵:《太平天国运动晚清科举制之关系探讨——兼论清廷推行捐纳举措的得与失》,《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第1期。

[7]楚双志:《太平天国时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再分配格局的形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8]郭林:《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政局关系浅析》,《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9]郭汉民:《太平天国与晚清政治》,《历史研究》1993年第3期。

[10]谢世诚:《太平天国与吏治》,《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1]付志宇、缪德纲:《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财政危机与财政对策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2]范琼:《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财政的影响》,《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5期。

[13]杨梅:《晚清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4]王频:《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商业政策之比较研究》,《淮阴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15]潘国旗:《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的“减赋”政策》,《财经论丛》2006年第1期。

[16]张玉莲:《太平天国后广西田赋征收及其影响》,《沧桑》2007年第2期。

[17]林齐模:《旧制度的危机——太平天国战争对安徽田赋征收的影响》,《安徽史学》2002年第3期。

[18]曾丽雅:《太平天国革命对近代江西经济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8期。

[19]陈曦:《试论太平天国运动对湖南经济的影响》,《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

[20]李瑚:《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清政府的滥发通货问题》,《中国钱币论文集》,1985年。

[21]洪葭管:《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金融》,《中国金融》1987年第3期。

[22]罗包庚:《太平天国时期江西的军费状况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3]汝华:《清政府是怎样筹措解决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军费的?》,《历史教学》1995年第11期。

[24]蒋致洁:《湘军饷源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25]叶凤刚:《论清政府对雇佣军的利用与控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6]叶凤刚:《论清政府与常胜军》,《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27]曹国祉:《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团练的组织及其反动性》,《史学月刊》1964年第11期。

[28]朱谐汉:《太平天国时期的江西团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www.xing528.com)

[29]郑大发:《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团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4期。

[30]郑小春:《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团练》,《安徽史学》2010年第3期。

[31]贾熟村:《清政府对太平军的分化瓦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2]贾熟村:《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苏浙地区的颠覆活动》,《浙江学刊》1992年第5期。

[33]李惠民:《砸狱劫囚与以毒攻毒——太平天国北伐时期清政府的监犯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4]李惠民:《清政府是怎样利用太平天国北伐军被俘人员的》,《历史教学》2003年第12期。

[35]崔岷:《广西“匪患”与金田起事——基于清方军事部署的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6]王桃:《试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变化》,《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37]杨大春:《略论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教会政策的两种影响》,《安徽史学》1999年第2期。

[38]赵树好:《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基督教政策新探》,《历史档案》2008年第4期。

[39]刘次涵:《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对策及其后果》,《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40]郑起东:《试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后的让步政策》,《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

[41]宓汝成:《十九世纪中清政府的反革命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4期。

[4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1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43]夏春涛:《金田起义前夜的广西社会》,《福建论坛》2007年第5期。

[44]潘国旗:《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的“减赋”政策》,《财经论丛》2006年第1期。

[45]李瑚:《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清政府的滥发通货问题》,《中国钱币论文集》,1985年。

[46]郭汉民:《太平天国与晚清政治》,《历史研究》1993年第3期。

[47]范琼:《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财政的影响》,《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5期。

[48]夏春涛:《金田起义前夜的广西社会》,《福建论坛》2007年第5期。

[49]陈开江、向红兵:《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科举制之关系探讨——兼论清廷推行捐纳举措的得与失》,《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第1期。

[50]楚双志:《太平天国时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再分配格局的形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51]付志宇、缪德纲:《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财政危机与财政对策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52]崔岷:《广西“匪患”与金田起事——基于清方军事部署的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53]赵树好:《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基督教政策新探》,《历史档案》2008年第4期。

[54]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主编:《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

[5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纂:《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1册。

[56]马冠武:《石碑显示:太平天国起义前广西社会存在的三大问题》,《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7][日]菊池秀明、梁雯:《太平天国前夜的广西社会变动——以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档案史料为中心》,《清史研究》200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