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维修中的逆向思维:第八章成果

汽车维修中的逆向思维:第八章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逆向思维模式,当一种公认的逆向思维模式被绝大多数人掌握并应用时,它也就变成了正向思维。通过运用逆向思维过程,你将发现自己的创新性能量得到了释放,使自己的心智处于创新突破的状态。我们在进行现代汽车维修过程中,经常会利用逆向思维来考虑问题,或者称为“反向推理”的思维方法。一个汽车维修企业成功与否,离不开关系网,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汽车维修中的逆向思维:第八章成果

逆向思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思维取向总是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如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或者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等。

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逆向思维模式,当一种公认的逆向思维模式被绝大多数人掌握并应用时,它也就变成了正向思维。这种与大多数人的思维取向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从表面看似乎不可理喻,但最终却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因此它常常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感觉

在逆向思维过程中,可以思考一反常态的东西;也可以同时去做和思考两件相互对立的事情,以一种创新性的新方式把它们放在一起;还可以把那些对立物结合起来,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体。通过运用逆向思维过程,你将发现自己的创新性能量得到了释放,使自己的心智处于创新突破的状态。

我们在进行现代汽车维修过程中,经常会利用逆向思维来考虑问题,或者称为“反向推理”的思维方法。比如面对一辆车的故障,我们会根据故障现象来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故障现象,也就是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出现这种故障,然后一一列出致使这种故障出现的各种条件,再对具备这些条件的因素进行确认,最后进行逐个否定,最终找出故障原因。下面来看一起松花江中意车突然熄火后不能起动的故障排除的过程。

故障现象:一辆松花江中意微型客车,行驶中走错路,在掉转车头的过程中发动机突然熄火。再次起动时,发现不能着车。

故障诊断与排除:首先进行起动试验,同样发现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正常运转,但发动机不能顺利起动。(www.xing528.com)

该车装备了采用德尔福综合控制系统控制的多点电喷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燃油喷射控制,而且能实现点火控制。在点火系统中,又采用了无分电器直接点火系统,也就是电子控制单元(计算机或EMS)。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转速、转角、负荷和温度等工况信号,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进行判断和计算,从而确定出点火时刻和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通电时间,然后将计算结果指令传送给点火控制器(与点火线圈合装在一起),点火控制器则按照所接收到的点火顺序(1、4缸或2、3缸)信号交替地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电流的导通与切断,从而使每个次级绕组轮流产生的高压电经高压线直接加在1、4缸或2、3缸火花塞上,通过火花塞电极间隙的剧烈跳火来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通过对其点火控制原理进行分析,我们知道该发动机正常点火需要在发动机运转时,两信号端子的电压必须发生一致的变化,同时,点火控制器及点火线圈各端子电源电压需正常,一般在为12V左右,而且两点火信号端子的电压不能低于10V±1V。所以找到位于驾驶人座椅下的总成,拔掉其线束插头并打开点火开关,将点火开关转至起动档,使起动机带动发动机正常运转,再对两信号端子的电压进行测量,然后用万用表电压档分别对插头的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两点火信号端子的电压只有0.2V。由此诊断,计算机根据所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适时地发出了点火指令,而高压不跳火,则问题可能出在点火控制器或点火线圈上。更换新的点火控制器及点火线圈总成,然后起动试车,一次起动成功。

一个汽车维修企业成功与否,离不开关系网,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按照以往的经验,关系网越庞大越好。所以很多汽车维修企业都将建立关系网络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工作内容,不仅大投入,不惜重金,而且往往都是老板、经理亲力亲为。这样做的结果是经营者筋疲力尽,谨小慎微,经营成本直线上升。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一个关系。殊不知,我们实现目标、完成使命、服务世界的能力既依赖于我们的金融资本(指资金筹集、运作技能和经验)、人力资本(指知识、专业技能和经验),也依赖于我们的社会资本(指在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中以及通过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所能获得的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封建世俗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自己在社会活动中建立的关系网络,一般只是停留在自然发展状态或者为了某种个人需求非常势利地维系的关系网络。他们非常清楚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达与否,是个人与企业在社会活动中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如果反过来想想,将这些社会关系进行健康的评估与管理,脱离低俗的人际关系维系意识,建立一个良好的、崇高的、科学的甚至服务于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一是对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经营者是一种素质的提升,二是对企业来讲不仅可以减少管理成本,而且会产生更大的效益。用小品里的一句话就是“浓缩了的,都是精品”。

“资本”两字强调,社会资本像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一样都具有创新性,使我们能够创新价值、完成工作、达成目标。有意识地“管理”社会关系网络是不是应该呢?事实上,人们无法避免对其社会关系网络做出有意识的决定。比如,为了个人生存目标与企业的使命,我们不得不对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取舍与排序。在管理任何社会关系时,从最牢固、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到同陌生人之间最短暂的交往,都是如此。人类生活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的不完美的生物。在任何社会联系中,矛盾都不可避免,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需求。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处理矛盾冲突。众所周知,在现实社会中存在一种原则,即不平衡原则,也就是人们常说得80/20法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你周围一小部分的人际关系,等于大部分的情感价值。数量少一些但程度深一些的人际关系,好过广泛而肤浅的交际。我们往往没有在最重要的人身上多花些时间,所以,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这80%的关系只给我们创造了20%的价值;在我们人际关系的价值中80%是来自于20%的关系;对于产生80%价值的20%的关系,我们所付出的关注远达不到80%。这一结果是令人震撼的,所以对社会关系网络组织成员的取舍不仅仅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必需。这里还有一点要说明,即如何确定你的社会关系网里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的确认,便取决于你对社会关系网的充分了解,否则反而会带来麻烦。有一个汽车修理厂希望利用一次举办技术研讨会的机会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为了将会议办得更有影响力,按常规,他们找到主管部门的一位秘书长,这位秘书长一口答应全力支持,于是这个企业兴高采烈地积极筹办,可未曾想到主管部门的一把手与其秘书长关系微妙,公开不合作,即使是为主管部门脸上贴金的事也不做,最后会议计划付诸东流。值得吸取教训的是这个企业与其主管部门的一把手关系也十分密切,由于没有确定好“关键点”,以致造成失败。

所以如何对待企业的关系网,也存在一个辩证取舍的问题。根据社会关系网络成员的共同利益,把他(她)们结合到一起通常比把机会秘而不宣的做法更好,即使这意味着你会承受直接损失。这种方法可以激活“互惠”原则,这是社会关系网络中最有力量的原则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