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及数据(1986~2015年)

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及数据(1986~2015年)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西省1959年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1980年开始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1990年全省调查汇总结束,通过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验收。第二次土壤普查省级汇总成果文字资料有《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总结》《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编辑出版《陕西土壤》《陕西土种志》和《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表3-2-1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土壤类型面积表单位:万亩

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及数据(1986~2015年)

陕西省1959年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1980年开始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1990年全省调查汇总结束,通过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验收。第二次土壤普查省级汇总成果文字资料有《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总结》《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编辑出版《陕西土壤》《陕西土种志》和《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主要图件有五十万分之一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养分图、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土壤质地图、土壤评价图、土壤侵蚀图、土壤pH图、土壤碳酸钙图、小麦推荐配方施肥分区图等23种。

第二次土壤普查基本摸清全省土壤类型、分布及面积。建立全省土壤分类系统,确定陕西有22个土类、49个亚类、135个土属、403个土种。按照普查时土壤特性、肥力及障碍因素,以土种为单位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确定关中平原的img土、黄墡土,汉中盆地水稻土及渭北黄土残原顶部的黑垆土,土层深厚,质地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生产潜力大,属一、二等较好土壤。

全省较好土壤有17472.9万亩,占总面积58.5%,其中耕地407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8.8%。全省较差土壤12418.5万亩,占总面积41.5%,其中耕地4261.6万亩,占总耕地51.1%(本节面积数据为土壤普查数据,可能与统计部门公布面积存在出入)。陕北黄绵土及长城沿线风沙土,质地粗,有机质含量低,易受侵蚀,肥力瘠薄。陕南低山丘陵的黄褐土(即黄泥巴)、关中河流两岸低湿地盐碱地,均属低产土壤。(www.xing528.com)

按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全省耕地土壤类型涵盖16个土类和大部分土种,占全省22个土类的72.7%,分布区域相对集中。耕地土壤类型与面积见表3-2-1。

表3-2-1 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土壤类型面积表 单位: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