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晋时期的统一与经济发展

西晋时期的统一与经济发展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晋统一后,全国设十九州、一百七十三郡。西晋政权建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安定民生,发展生产,特别是晋武帝时期,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经济政策,减免赋税,发展商品贸易,任用清廉官吏,整顿地方秩序,使社会经济有较大恢复和发展。西晋时期敦煌令狐氏势力发展也很快,一度成为地方领袖,割据一方。这一时期,金塔一带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畜牧产品数量多。

西晋时期的统一与经济发展

西晋统一后,全国设十九州、一百七十三郡。在西北地区,西晋仍沿用汉制,西域长史府统辖西域各国,北边是匈奴,南边是鲜卑。今甘肃一带,有凉、秦、雍三州。河西地区属凉州,凉州刺史部统辖八郡,仍领戊己校尉。酒泉境内设酒泉、敦煌两郡。酒泉郡领禄福、会水、安弥、乐涫、骍马、表氏、延寿、玉门、沙头九县。今金塔县东部属会水县,西部属禄福县。西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改禄福县为福禄县。

西晋政权建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安定民生,发展生产,特别是晋武帝时期,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经济政策,减免赋税,发展商品贸易,任用清廉官吏,整顿地方秩序,使社会经济有较大恢复和发展。

西晋建立后,地方豪强势力受到王权势力庇护,得到进一步发展,以致“门阀世族”和“豪门著姓”几乎垄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当时,选官要看家族,取士要看阀阅,以致形成尊贵者永远尊贵,而卑贱者永远卑贱的社会现象,即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卷45《刘毅传》)。

这一时期,金塔周边的敦煌兴起了索、汜、宋、阴、张等豪门望族,或以家学成就影响当世,或在割据政权中留下事迹,尤以出自“累世官族”的敦煌大族索氏最有影响,其中以索靖、索img父子最为著名。还有索袭、索img两位著名学者,在通晓经纬阴阳占卜术数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西晋时期敦煌令狐氏势力发展也很快,一度成为地方领袖,割据一方。(www.xing528.com)

酒泉也兴起了一些著姓家族,同样家大业大,门生、宾客众多。如汜腾,他施舍家族一次就散去合钱50万的家产。另如宋纤,仅门下弟子就有三千人。

这一时期门阀著姓统治社会,地方封建势力明显加重,成为地主经济制度的食利者。门阀著姓发展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可以做到“闭门为士”(《晋书》卷26《食货志》)。一旦有战乱发生,庄园主可以利用庄园内坚固的城堡和依附于自己的劳动者组织部曲和家兵,内守外攻。后来庄园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了“垒”“堡壁”“坞堡”“坞壁”等称谓。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统一全国后颁布“占田令”,规定官吏可按照官品占有10 ~50顷的田地,同时拥有1~50户的劳动者作佃客,这个法令为豪强庄园发展提供了保证。此后北方战乱不断,大批流民为酒泉乃至河西一带的豪强地主庄园所收容,许多官僚、大姓也带领宗族、宾客涌入,以寻找新的庄园基地。由于金塔一带土地肥沃,宜农宜牧,也成为豪强地主争相占有的对象。金塔境内现在还遗存的许多坞壁遗迹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一时期,金塔一带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畜牧产品数量多。与畜牧业有关的肉、奶、皮、角、骨、毡毯等畜产品加工,是庄园的主要手工业生产类型。

西晋末至东晋,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兴起,纷纷进入中原建立割据政权。河西的汉、鲜卑、氐、羌、匈奴等民族杂居相处日久,势力日强,趁西晋和东晋王朝无暇西顾之际,也先后拥兵割据,建立了前凉、后凉、北凉、西凉政权。此外,前秦和后秦也一度控制过河西,形成了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