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纸:从三国到西晋时期的材料使用与发展

纸:从三国到西晋时期的材料使用与发展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三国到西晋时期,虽然缣帛、简牍和纸作为书写材料并行,但纸已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纸的优势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至东晋元兴三年后,纸基本取代了简牍。纸写文献时期,在公元2世纪开始,到公元9世纪,才形成简、帛、纸三者并用。纸张作为文献载体是在东晋时期,此时才开始了纸写本时期,至五代以后,印刷术普及,纸写本进入末期。属性的确立,促进了纸张的生产研制及生产资金的投入。

纸:从三国到西晋时期的材料使用与发展

纸的发明,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迄今为止,最早采用多种植物纤维为原料,专供书写用的纸张,应是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造成功的“蔡伦纸”。纸是一种价廉易得的书写材料,是文献的重要载体,纸的发明,无疑是书写材料史上的创举,也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三国到西晋时期,虽然缣帛、简牍和纸作为书写材料并行,但纸已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纸的优势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至东晋元兴三年(404年)后,纸基本取代了简牍。

纸张取代简帛的过程极其漫长。据史料记载,纸张在东汉时就已发明,但让其承担文献载体功能,是根本不可能的。当时纸品质量低劣,不能书写,只是到晋以后,简帛逐渐少用,才有纸制文献出土实物。纸写文献时期,在公元2世纪开始,到公元9世纪,才形成简、帛、纸三者并用。8世纪以后,才有纸制文献,此时已有印刷术发明。纸张作为文献载体是在东晋时期,此时才开始了纸写本时期,至五代以后,印刷术普及,纸写本进入末期。而纸张真正承载文献,是印刷术发明和应用时期。印刷术的普及,又推动了造纸工艺的进步,使得纸张的品质发生了变化,更适合书写印刷。此时的纸张承担起了文献载体的作用和功能,纸张的生产逐渐工业化。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纸张处于手工量产的生产过程,其功能和作用并不明确,直到记录知识文献的功能被发掘后,纸张才有了明确的商品属性。属性的确立,促进了纸张的生产研制及生产资金的投入。在此之前,纸张是没有明确文献记录功能的,伴随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纸张也承担起文献知识载体的传承作用。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造纸工艺的革新和工业化生产。从书写本文献到印刷体文献,是一次重要的载体革命,使得文献有了复本的概念。复本越多,其知识文献的传播和普及就越广泛。在经过战争和动乱之后,古籍文献亡佚就会减少,这就是我们现在更多能看到唐宋文献的重要原因。现在对文献检索的概念界定,其检索范围主要是针对传统信息载体中的印本文献,而印本文献之前的信息载体,已经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如甲骨文、简牍、帛书等已经淡出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围,形成了非主流载体研究。即使在社科领域,没有专业的特别要求,其研究检索范围也正在收窄。因此,文献检索已成为以印本文献为主流的检索载体。(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