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挖掘长垣君子文化的内涵

挖掘长垣君子文化的内涵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有道德觉悟、道德修养的儒界定为君子儒,把没有道德觉悟、道德修养的儒界定为小人儒,并以“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别为视角来探析君子文化的内涵。孔子曾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君子儒”与“小人儒”,把儒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两个类型。罗贯中借诸葛亮之口阐发了自己对君子儒、小人儒的见解: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

挖掘长垣君子文化的内涵

孔 伟

关于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胡适的观点,他认为“荀子说的‘俗儒’,即孔子所谓‘小人儒’,是一种不耕而食的寄生阶级;‘君子儒与小人儒,品格虽有高低,生活路子是一样的’”[1]。二是郭沫若的观点,“以没落贵族、高等游民界定小人儒,以是否被统治者豢养区分君子儒与小人儒”[2]。三是钱穆的观点,他说“儒在孔子时,本属一种行业,后逐渐成为学派之称。孔门称儒家,孔子乃创此学派者。本章儒字尚是行业义。同一行业,亦有人品高下志趣大小之分,故每一行业,各有君子小人。孔门设教,必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乃有此一派学术。后世惟辨儒之真伪,更无君子儒小人儒之分。因凡为儒者,则必然为君子。此亦只指学派言,不指行业言”。他指出儒有行业、学派二义,就行业义而言应以“人品高下志趣大小”作为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分[3],“孔子之所谓君子儒,乃在其职业上能守道义,以明道行道为主。不合道则宁弃职而去”[4]。笔者拟借鉴美国学者顾立雅的观点,把“君子、小人”当成道德评价[5],并进一步把“君子儒”与“小人儒”这两个概念运用到伦理学领域,赋予道德意义。把有道德觉悟道德修养的儒界定为君子儒,把没有道德觉悟、道德修养的儒界定为小人儒,并以“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别为视角来探析君子文化的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高度道德自觉和道德修养的儒。孔子曾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君子儒”与“小人儒”,把儒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两个类型。君子原指统治者,小人原指被统治者。“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7]“君子上达,小人下达”[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9]。孔子认为儒之所以会形成君子与小人这样的道德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君子儒能始终不渝地坚守仁道,“无终食之间违仁”[10]“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1],“仁人”即其最高的道德人格理想。[12]后世沿用了孔子规定的这个意义,进而明确“儒,学者之称”“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二者之分仅在于“义与利之间而已”[13]。明人张居正对“君子儒”和“小人儒”有深刻的认识:

如今为学的人,都谓之儒,不知儒者亦有分辨。有一样君子之儒,有一样小人之儒。所谓君子儒者,其学道固犹夫人也,但其心则专务为己,不求人知。理有未明,便着实去讲求,德有未修,便着实去体验,都只在自己身心上用力,而略无干禄为名之心,此君子之儒也。所谓小人儒者,其学道亦犹夫人也,但其心专是为人,不肯务实,知得一理,便要人称之以为知,行得一事便要人誉之以为能,都只在外面矫饰而无近里着己之学,此小人之儒也。汝今但学那君子之儒,而专务为己,不可学那小人之儒,而专务为人。能审乎此,则趋向正而心术端,自然日进于高明,而不流于污下矣,可不谨哉!这君子、小人之儒,不但学术所关,亦世道之所系。人君若得君子之儒而用之,则必能守正奉公,实心为国,而社稷苍生皆受其赐。若用了小人之儒,则背公营私,附下罔上,而蠹国殃民之祸,有不可胜言者。故用人者,既观其行事,而又察其心术,斯得之矣。[14](www.xing528.com)

张居正把作为道德高尚、德才学识兼备,立志修己以安人的读书人、知识分子界定为君子儒,把作为道德低下、不修己安人,追名逐利的读书人、知识分子界定为小人儒。罗贯中诸葛亮之口阐发了自己对君子儒、小人儒的见解:

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15]

罗贯中认为能够“忠君爱国,守正无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的为君子儒,而“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为小人儒。宋新民先生以为“凡具有孔子所述的君子特质——智、仁、勇,刚、毅、木、讷,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的知识分子,可称之为君子儒。”[16]反之即小人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