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龙堡:平凉地标、美景,守护崆峒仙山的神话

五龙堡:平凉地标、美景,守护崆峒仙山的神话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龙堡在麻武乡境内,沿罗儿庄西梁过涝子坪顺小山路北拐,上一面坡,下一道梁,便到了五龙堡。五龙堡因五条山脊梁有头有尾,形状如龙,依次排开,龙头朝十万沟沟底,沟底有大潭二潭三潭和两处小瀑布。五座山脊中间有一高土堡,四周是残垣断壁,五龙堡因此而得名。后来,神仙为保住崆峒仙山,便命五位龙王盘踞在十万沟顶的高堡子旁,随时防范入侵者。

五龙堡:平凉地标、美景,守护崆峒仙山的神话

五龙堡在麻武乡境内,沿罗儿庄西梁过涝子坪顺小山路北拐,上一面坡,下一道梁,便到了五龙堡。五龙堡因五条山脊梁有头有尾,形状如龙,依次排开,龙头朝十万沟沟底,沟底有大潭二潭三潭和两处小瀑布。五座山脊中间有一高土堡,四周是残垣断壁,五龙堡因此而得名。

相传,唐朝贞观年间魏征梦斩泾河龙时,三位龙太子曾逃到十万沟沟底的三潭处潜藏,因此保住了性命。

到宋仁宗庆历二年,强盛起来的西夏人越陇夺关,长驱直入,宋朝几员大将战死,西夏兵入侵平凉。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叛宋自立称帝,建国号大夏,与宋朝大开战事。有一天李元昊登上平凉第一高峰太统山敬香拜佛,并观看地理地形,以便日后排兵布阵,行军打仗。李元昊多少也知道“十六国夏主赫连定,赫部被歼,单骑逃出崆峒,并登可蓝山(太统山)而泣”的历史,他向西观望时,崆峒山近在咫尺。一提起崆峒山,他就来气。法淳住持曾率五百僧人迎击过夏兵,李元昊也信佛,他怎么也想不通僧众会和他过不去。转眼间,他歹念顿生:占崆峒,诛僧众。下得太统山后,他准备亲自领兵诛杀崆峒山上的和尚道士。他把计划对军师说后,军师说:“攻打不如用火烧,只要在问道宫前一把火,还怕……”李元昊听了军师之言,准备火烧崆峒山。当时太统、崆峒兴盛佛道,香火旺盛,神又灵。土地急忙报知龙王,龙王上报天界,天界便派多路神仙从崆峒前峡驻进十万沟,发现放火,便摄水克之。泾河龙王的三位太子也加入到护山守河的队伍之中。当李元昊部放火时,五条巨龙口喷河水,水沿十万沟底直奔崆峒山下。李元昊近不得崆峒山,只好悻悻而去。后来,神仙为保住崆峒仙山,便命五位龙王盘踞在十万沟顶的高堡子旁,随时防范入侵者。五位龙王按东南西北中和青赤白黄黑五色依次排开,龙尾向东,龙头向西,卧守仙山。后来,龙王归位,龙盘伏过的山梁,成了龙形山脊,五龙堡由此而得名,也由此而声名大噪。(www.xing528.com)

如今登上五龙堡,西望崆峒,北眺太统,南观大阴山,俯视十万沟,一览无余,残垣断壁犹在,烽火台也依旧挺立在山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