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感与闭感:艺术通识答案,美令人远

通感与闭感:艺术通识答案,美令人远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通感或联觉,就是将感觉串联起来,眼耳鼻舌身,视听嗅味触,可以互通,故称之为通感。有通感,同样也有闭感。所谓闭感,即关闭身体其他感官,放大一种感官,从而聚焦式地激发一种感官感知。每一次闭感,其实是在锻炼人的某一个感官的敏锐度。园与曲密不可分。图6.11:《梅石溪凫图》马远 26.7×28.6cm 绢本设色 南宋 北京故宫博物院如诗。

通感与闭感:艺术通识答案,美令人远

问:多种艺术门类熟知以后,是否会增强我们理解某一种艺术门类的能力?

答:在艺术欣赏时,通感或联觉非常重要。所谓通感或联觉,就是将感觉串联起来,眼耳鼻舌身,视听嗅味触,可以互通,故称之为通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枝头红杏,红得热烈,闹意之声,视觉与听觉感官打通。又如,夸赞人可爱,“你笑得真甜”,笑声、甜美、笑容串联为一体,在此,听觉、视觉、味觉三者打通。通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闻到某种气息,眼前便可产生一幅画卷。艺术融通是一种特殊审美经验,可以让各个感官打通,让身体的沟通性、灵活性、整体性激发出来,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有通感,同样也有闭感。所谓闭感,即关闭身体其他感官,放大一种感官,从而聚焦式地激发一种感官感知。

问:何谓闭感?一般在艺术中很少有人提到。

答:有些艺术就存在放大或夸张某一种感官的特点,从而使作品产生独有的韵味。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因愁而生三千丈长的白发。此处,放大了白发的形状与长度,乃视觉方面的放大。

再比如波洛克抽象滴溅艺术,基弗油画笔触里掺杂着玻璃碴、锯木屑等,莫奈用笔触营造的粗粗细细、坑坑洼洼的画面,近看全是笔触,艺术家故意把其他的要素减弱,闭而为“触”,将触觉感放大,笔触强烈的冲击力,诱人产生触摸画面的冲动。

每一次闭感,其实是在锻炼人的某一个感官的敏锐度。金庸笔下的侠客英雄,有人双目失明,闭而为“听觉”,耳朵的感知变得异常灵敏,风吹草动都能丝丝入耳,故而能行走江湖,快意恩仇。

问:有没有一种艺术汇集着各种感官的融通在里面?(www.xing528.com)

答:当然了,比如电影。中国古典艺术里,园林艺术是一种集大成的融通。人对原生自然,历来是又爱又怕。为了把怕转化为爱,便有了圈养的山水,这就是园林。园林是第二自然,也是李泽厚所谓的“自然的人化”。中国古典园林尤其讲究“化”,如画如曲如诗,叠石理水,功夫全在园林外。

如画。在苏杭一带的园林中,我曾在苏州沧浪亭处遇到一处景致,峻石斜劈,梅枝旁逸,看看,似曾相识,再看看,便觉十分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何处曾见。很久之后,偶然翻到了南宋马远的《梅石溪凫图》(图6.11),恍然记起沧浪之事,不禁莞尔。园中叠石,一如皴法,石分八面,面面有情。园中水脉,如画之泉流,随山婉转,水源有自,脉理贯通。漏窗之畔,花枝竹影,俨然水墨斗方。游廊延展。山环水复,步步换景,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因此徐渭、石涛、陈从周等国画家,自然擅长挑山理水,为园冶之艺。

如曲。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评价自己,“生平有两绝技:一是辨审音乐,一是置造园亭。”园与曲密不可分。园林中大多筑有面水依山的水殿亭榭,目的是考虑唱曲因素,借着水面反射,使曲声更为水润清扬。当然,曲的美质在“曲”,音韵之气,于丹田之中,千回婉转、百度缠绵,甩口而出,醉媚不自胜,即使是单字,昆曲中字头、字腹、字尾都要细细咬准,曲折徐徐地吐出。园林也妙在“曲”,讲隔,讲藏,讲变,以小见大,咫尺天长。

图6.11:《梅石溪凫图》

马远
26.7×28.6cm
绢本设色
南宋
北京故宫博物院

如诗。诗在生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珠光宝气却不生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乃是气韵生动也。如果说,园林之形如画,之韵如曲,那么,诗则是园林的心了。

【注释】

[1]傅敏:《傅聪:望七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81-8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