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作品的多重层垒-美令人远:艺术通识答问录

艺术作品的多重层垒-美令人远:艺术通识答问录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伟大的作品,层垒性更为复杂。能分辨出艺术中的层垒层次,是观者艺术素养的重要体现。到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艺术重获新生,像达·芬奇、拉斐尔的作品比例构图几近完美。但用界尺或圆规描画的线条,虽然形象规整,一丝不苟,但并未达中国文人艺术技术层面的要求。

艺术作品的多重层垒-美令人远:艺术通识答问录

问:艺术作品有哪些层次?

答:考古学中有地层学,艺术作品也存在着层垒性,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含义。尤其是伟大的作品,层垒性更为复杂。有人在评价新文人画家朱新建时,便将其艺术的层垒层层揭开,他认为“朱新建的画,最表面一层是情色和媚俗;往下揭一层是潇洒和率真;再往下揭是颓废和无奈;一层层往下揭,揭到最后便是‘凄凉’二字”。当揭到颓废和无奈的层次时,是一种洞见后的故意放纵,“最后的凄凉”,则是宿命,悲从中来。

绘画技术也具有层垒性,如油画的垒层技术,通过油彩层层覆盖,从而让画面浑厚华滋。油画的层次一般为基底层、绘画层和保护层三个层次,今天,以X光技术分析伦勃朗的画,会发现油彩的叠加高达几百层,层次错杂浑然。印象派彩笔淋漓,对色彩重叠运用可谓登峰造极,有厚层重叠、薄层重叠、笔触重叠诸多方式。

层垒性在中国画也是常见的。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笔墨重叠做过分析,“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谓之干,淡以锐笔横卧惹惹而取之谓之皴,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以水墨滚同而泽之谓之刷”,无论叠笔、叠墨,还是叠水,中国画丰富无端,微妙无端。

音乐中其实也有丰富的层垒,比如贝多芬《悲怆》第二章开端是“旋律—低音—背景”三层次,随着音乐展开,背景分为两个层次,一共就有了四个层次,像肖邦的《降A大调练习曲》有九个层次之多。这些丰富的层次中,隐藏错杂着缤纷的线条、和声、旋律,让音乐织体富有立体感。

除了技法上,在意象或意涵上也有层垒性。唐代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诗中意象乍看清晰,反复读“江上数峰青”,再仔细琢磨,又飘忽不定。月色朦胧,山影重重,多个意象重叠,诗句所营造的氛围变得游离、迷幻。而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影、暗香、月下梅、水中影、水月香,此般若有若无、似虚似实的意境,也是层垒而来。

能分辨出艺术中的层垒层次,是观者艺术素养的重要体现。

问:我们经常能见到艺术中的“残缺美”,这是不是与完美对立的审美标准?

答:艺术往往追求尽善尽美,恰到好处,古典艺术最为典型。自古好写美人之美者多矣,但都难抵宋玉的笔法,“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美人恰到好处。古希腊雕塑,按照理想人体比例塑造,完美、得体、和谐,“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到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艺术重获新生,像达·芬奇、拉斐尔的作品比例构图几近完美。

完美成为惯常的审美标准,但未完成的残缺,也有妙不可言之处。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被缚的奴隶》(图6.4),作品并未完成,保留着粗糙的刀痕,年青的人体困在大理石的质材料中,昂首欲出,这是精神从物质中破茧而出的痛苦与挣扎。再看罗丹的雕塑《行走的人》(图6.5),无头无双臂,身体残缺,阔步向前,步步有声。熊秉明认为这步伐,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的行走,而是整个人类,走出了“天行健”的大步伐。

图6.4:《被缚的奴隶》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高215cm
大理石圆雕
1516年
法国卢浮宫

图6.5:《行走的人》

奥古斯特·罗丹
圆雕
1907年

中国艺术至南宋,中国画开始出现边角构图,“马一角、夏半边”即是如此。边角构图是对满幅构图的一次突破,烟云水气,计白当黑,尤为注重空白的比例。中国诗歌最早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艺术有余味、有余韵,可以满足观者心理结构中的完形冲动,调动其参与性与创造性。

问:那艺术中有没有“多余的美” 呢?

答: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艺术中的逸出现象研究》,就是讲这个问题。(www.xing528.com)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中“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的“纸”字最后一竖(图6.6),笔势奔泻,一拉而下,长达三字。诗人顺从手感,不能自已,保留着创作时的鲜活气息。同样,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单从词而论,两句中第二个“日” 皆为多余,但就音韵而言,波澜起伏,亮若贯珠,且李白愁不自胜的“醉态思维” 跃然而出。

图6.6:《黄州寒食帖》

苏轼
34×119.5cm
纸本长卷
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贾科梅蒂的素描,旋写旋抹,前迹叠后迹,那些密密麻麻的黑线团中往往逸出几道长线条,饶有意味。尤其是一幅背影素描,一反繁密,孤独简括的背景本已完整,但一丝横贯画面的逸出线,迅疾隐约,俨然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可见,这些艺术中的“不足”或“多余”,看似败笔,实是妙笔,往往是作品中最有味道的地方。

问:我们讲艺术作品中笔触如何,这里的笔触只是简单的画面上的用笔吗?该如何理解这种笔触呢?

答:笔触有其自身的法门,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技术形态,好的线条要圆要厚,要有书卷气、文雅气。若是从帖书出来的线条,比较潇洒、清俊;而用渴笔画的线条则比较斑驳、苍莽,有金石味。书卷气和金石味是不同的品质。但用界尺或圆规描画的线条,虽然形象规整,一丝不苟,但并未达中国文人艺术技术层面的要求。好的墨要光,洁,润,要丰富细腻等。

第二个层次是身体情态。书画笔触渗透着艺术家创作的身体气息,看马蒂斯的线条,眼睛紧跟线条看下去,是一种轻松、性感的韵律,一个舒活的身体。德国表现主义珂勒惠支那种凶狠豪纵的线条,无论炭笔还是铅笔,就别有味道,带着沉滞的身体气息。

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品态。一个人读了多少书,有多少阅历,会直接对人生价值、终极情怀产生影响,从而塑造文化人格,文化人格又影响笔墨世界儒家文化注重道义担当、大丈夫精神,云南钱南园官居御史,他的字学颜体,更严刚、厚重,非常儒家。而董其昌虽是儒生,其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禅的味道,他的绘画用笔是轻松悠游的,具有游戏性的。

每一个笔触背后牵连着人的身体、性格、精神,书如其人,画如其人,艺术中有我们的全副生命,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曾经说过:“我们不是用相机在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问:色彩在艺术中是如何展现其生命活力的,不同的色彩有何意涵?

答:色彩有多个层面。第一,自然色彩,自然界万物之色彩;第二,情感色彩;第三,观念色彩。所谓观念色彩,红色并不一定代表热情或热烈,可能代表攻击性。也可能代表生命的延续,因为血液是红色的。色彩所代表的观念是每种文化里约定俗成的。每个文化系统里的色彩观念各不相同,艺术家在各自的文化系统中习得的色彩观念也不尽相同。

当然,色彩不仅仅局限于此。色彩和造型组合,色彩和色彩的并置和重叠会产生无限丰富的世界。

古典音乐中,好的钢琴曲的旋律中有着复杂的光色,有的干燥粗放,有的波光潋滟。中国古琴音色沉古,余音悠远,一听,很自然地联想到明式家具上的包浆,古朴、典雅、灰调,很切合中国文化底色。

古希腊雕塑最先并非现在所见的素白,在没褪色之前,是色彩缤纷的,如《特洛伊头像》的眼睛并非白色,研究表明起初特洛伊有着蓝色的瞳孔。后经过风吹雨打,颜色逐渐脱落,变成了大理石的颜色。

色彩与几乎所有艺术亲缘紧密,色彩用得好坏是一个人艺术才情的试金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