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悼公复霸,晋吴楚秦相持

晋悼公复霸,晋吴楚秦相持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向晋求兵,晋悼公亲征,驻军台谷,以备救宋,与楚军相遇,楚才撤军。晋悼公听后很高兴,派遣魏绛跟戎人各部结盟。晋悼公打算为联吴事相会诸侯,先让鲁、卫两国与吴相会,预告盟会日期。会上晋悼公提出各国朝聘的财礼数字,让诸侯的大夫听从命令。这是晋悼公霸业全盛的标志。晋臣荀偃认为,只有包围郑国,与楚军决战,郑才能真正顺从。晋悼公与楚争郑未能成功,回国后与大臣商议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办法。

晋悼公复霸,晋吴楚秦相持

公元前573年,厉公被杀后,栾书、中行偃派使迎接孙周(晋襄公曾孙)为国君,是为悼公。悼公当时年仅十四岁,但很聪慧,当大夫们迎立他时,他就给了大夫们一个下马威,明确提出:立他当国君,就要听从他发布命令,如果“立而不从,将安用君?”大夫们只得表示:“敢不唯命是听。”(《左传》成公十八年)于是悼公就与臣下结盟以后进入晋都。在宫中大臣们朝见时,悼公当场就驱逐了不合臣道的七名臣下,以树立国君的威严。

晋悼公即位后,任命百官,整肃内政,起用贤良,救济贫困,援助灾难,减免赋税,宽刑节俭,在农闲时征用农民,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悼公任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任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让他们教育卿的子弟恭敬、节俭、孝顺、友爱。派士渥浊为太傅,让他学习士会定的法度;以右行辛为司空,让他学习士原定的法度。还任弁纠、祁奚、荀宾等人为官,让他们整顿军政。经过改革,晋悼公的治政被《左传》誉为:“举不失职,官不易方(常轨),爵不逾德,师不陵正,旅不逼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成公十八年)

在稳定内政的同时,晋悼公开始向外扩展。这时,楚国晋国内乱起兵灭舒庸(今安徽舒城、庐江一带),楚、郑又合兵伐宋,攻破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将宋逃臣鱼石等安置在此,还派三百乘军队戍守,以压宋,扼制晋、吴联系的要道。宋围攻彭城,楚、郑又联兵伐宋。宋向晋求兵,晋悼公亲征,驻军台谷,以备救宋,与楚军相遇,楚才撤军。悼公就与鲁、宋、卫、邾、齐等诸侯在虚朾(今山东泗水)结盟,进一步商量救宋之事。诸侯军在第二年初包围了彭城,守者向晋国投降,晋军捉了鱼石等五人回国,安置在瓠丘(今山西垣曲东南)。由于齐国未会彭城,晋军出兵讨伐,齐只好以太子光到晋作人质。这年夏,晋韩厥、荀偃帅诸侯军伐郑,攻入郑都外城,在洧水上击败郑的徒兵。晋军率诸侯军从郑顺道进攻楚的焦、夷二地(今安徽亳州一带),打到陈国。晋悼公和卫侯住在戚(今河南濮阳北)作为后援。楚军救郑攻宋,郑军也袭宋,占领了犬丘(今河南永城西北)。次年,郑军因楚的命令又攻宋。晋、宋、卫联军反攻郑。晋又邀集鲁、齐、宋、卫、曹、邾等国在戚两度相会,并在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筑城,以逼迫郑国。郑在诸侯军的压力下动摇,向晋屈服。公元前570年,晋悼公邀集诸侯在鸡泽(今河北邯郸)会盟,派使者到淮水上迎接吴国君,结果吴王又未到会。这时陈国因受不了楚国的压榨,也派使者到会求和,并与诸侯结盟。楚国知悉后,就连续向陈进攻,还让楚的附属国顿攻陈。诸侯又数度会盟,商量出兵救陈国。但最后楚国拘留了陈公子黄,迫使陈哀公从诸侯救陈的(今河南鲁山)盟会上逃回,陈只得依旧背晋服楚。

在晋楚争夺陈国之时,山戎的无终国(今山西太原东)派使到晋国,奉献虎、豹皮,向晋人求和。晋悼公认为戎人没有什么亲近的人而且贪婪,不如攻伐他们。由于悼公喜欢打猎,大臣魏绛先讲了夏朝后羿灭亡的故事,以劝诫悼公不要沉湎于打猎,并提出与戎媾和的五大益处:(1)戎狄逐水草而居,重财货轻土地,他们的土地可以收买;(2)边境不再会发生警扰,百姓可以安心于农田生产;(3)戎狄事奉晋国,四边邻国震动,诸侯因我们的威严而慑服;(4)用德行安抚戎人,将士不辛劳,武器不损坏;(5)有鉴于后羿的教训,而利用道德法度,使远国前来,近国安心(《左传》襄公四年)。晋悼公听后很高兴,派遣魏绛跟戎人各部结盟。由于北部边境安宁,使悼公能致力于治理内政和向南扩展。悼公本人也听取魏绛的意见,改掉了打猎不按时令的坏习惯。

楚国为了解除东面的威胁,令尹子重率精兵向吴国进攻,攻克鸠兹(今安徽芜湖东南),进至衡山(今安徽当涂东北)。又派遣良将邓廖率领穿组缀甲的车兵三百人、服被练(以帛穿甲)的步兵三千人侵袭吴国。吴军横截楚兵,楚军大败,邓廖被俘,逃脱的仅有车兵八十人、步兵三百人。子重回国,在太庙庆祝“凯旋”三天后,吴军攻打楚国,攻占良邑驾(今安徽无为)。楚人责备子重,子重因此得精神病而死。吴国为了联合晋国,派大夫寿越至晋,解释没有参加鸡泽盟会的缘故,表示听从命令与诸侯和好。晋悼公打算为联吴事相会诸侯,先让鲁、卫两国与吴相会,预告盟会日期。楚军攻打叛楚的陈国。公元前568年,晋悼公邀集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齐、鄫等与吴国在戚(今河南濮阳北)会盟,诸侯出兵戍守陈国。

公元前565年,郑国进袭服楚的蔡,俘虏其司马公子燮。晋悼公再次邀集郑、齐、宋、卫、邾等国在邢丘(今河南温县)会盟。会上晋悼公提出各国朝聘的财礼数字,让诸侯的大夫听从命令。郑简公在会上奉献蔡国俘虏,并亲自听命,以尊晋悼公。这是晋悼公霸业全盛的标志。

这一年冬,楚国发兵攻郑,以讨伐其侵蔡之罪。在楚军的压力下,郑国内部发生争论,最后又决定顺从楚。郑一方面与楚讲和,另一方面又向晋国报告以表示不得已的苦衷。第二年,晋悼公召集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齐等诸侯联合攻打郑国。诸侯军包围了郑都城。郑人非常害怕,就派人求和。晋臣荀偃认为,只有包围郑国,与楚军决战,郑才能真正顺从。知罃建议:答应郑的求和,然后退兵,引楚军进攻郑,使楚人疲劳,我们再把四军(上、中、下、新)分为三部分,加上诸侯的精兵,轮番迎击楚军,这样我们不困而楚军疲乏,比决战好。由于诸侯都不想作战,最后决定答应郑的请和要求。于是,诸侯和郑在戏(今河南登封嵩山北)会盟。由于这次盟会晋人从郑国那里没有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盟会后又带领诸侯军进攻郑国。楚国因郑与晋结盟,也起兵伐郑,结果郑又降了楚,双方在郑都城中结盟。

晋悼公与楚争郑未能成功,回国后与大臣商议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办法。魏绛建议:将国家积聚的财物贷给百姓。晋侯以下所有官员,凡是有积聚的都贡献出来。达到“国无滞积,亦无(贫)困人,公无禁利,亦无贪民”(《左传》襄公九年)。同时,要求国家各方面的用度从俭。晋国按照魏绛的意见采取的措施实行了一年,国力大增。在此基础上,公元前563年,晋悼公又邀集诸侯和吴人在祖(今江苏邳县西北)相会,乘势灭了逼阳国(今山东峄城南),将它送给宋,作为与吴交通的中转站。不久,楚、郑联兵围宋,卫派兵救宋,楚令郑军攻卫,卫兵追击郑军,斩获郑将皇耳于犬丘。楚、郑又合兵进攻鲁国西境,回兵包围并攻克了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郑军又攻打宋的北境。
(www.xing528.com)

郑在楚驱使下不断对外战争,劳民过度,发生暴动,起义者杀死执政公子、公子发、公孙辄,劫持了郑简公。大夫公孙侨(子产)等平定了内乱,由公子嘉(子孔)执政。不久,晋悼公发动诸侯军攻郑,并在郑的虎牢和梧、制三地(今河南荥阳附近)筑城戍守。之后,郑有意攻宋,晋又会合诸侯包围郑,郑人害怕,才答应屈服。公元前562年秋,郑与晋等诸侯在亳(今河南郑州)结盟,盟约规定:凡是同盟国家不要囤积粮食,不要独占山川之利,不要庇护他国罪人,不要收留奸邪之辈,要互相救济,消除祸乱,同仇敌忾,辅佐王室(《左传》襄公十一年)。不久,楚在秦支援下攻打郑国,郑又向楚表示顺服。这年九月,晋等诸侯再次攻打郑,郑派使者告楚要向晋投降,楚将郑使拘捕。在诸侯军队压逼下,郑又屈从晋,接着诸侯在萧鱼(今河南许昌)相会,郑国送了厚礼给晋悼公,才再次与诸侯结盟。

在郑国归服晋前,秦、楚趋向于联合。公元前564年,秦国提出楚秦合兵伐晋,楚共王答应,令尹子囊反对,但楚共王不听,出兵驻军武城(今河南南阳北),作为秦军后援。秦兵侵袭晋国,晋正遭饥荒,不能回击。次年,晋就攻打秦国,报复去年之仇。当郑国倒向晋方时,楚国派使者要秦出兵,秦派右大夫詹率军跟随楚王,由楚王率领攻打郑国。之后,秦又领兵攻打晋国,进入晋国境,秦、晋在栎开战,晋军因轻视秦军,结果大败。不久,楚秦联军又攻打宋国。这年秦楚联姻,秦嬴嫁给楚国,楚司马子庚到秦聘问,秦、楚进一步联合对付晋国。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吴国进攻楚国,楚勇将养由基迎敌,在庸蒲(今安徽无为)大败吴军,俘虏了吴公子党。次年,诸侯和吴王会于向(今河南尉氏西南),为吴国谋划攻打楚国。接着晋悼公率诸侯军攻打秦国,让六卿带领诸侯军前进,到达泾水,诸侯不肯渡河,晋臣叔向说服鲁、莒先渡,其他诸侯才跟着渡河。秦人在泾水上游放毒,诸侯军士死去很多。诸侯军进到棫林(今陕西泾阳),仍不能让秦人屈服媾和。最后因晋的卿大夫们意见不一,结果全军撤退。

这时,卫大夫孙林父等大臣将卫献公逐至齐国,拥立殇公为君。诸侯的大夫在戚地相会,认可了卫国的事实。从此,开创了“政逮于大夫”的局面。

楚国在庸蒲取胜后,就继续发兵攻打吴国,吴军坚不出战。楚军回师,由于戒备不严,吴军从皋舟险道拦腰截击,楚军前后不能接应,吴军大胜,俘虏了楚公子宜谷。

在晋楚争夺之时,东方的齐国也乘机扩张,公元前567年灭掉莱国(今山东昌邑东南)。齐一面与周王室通婚,一面联合东方的莒、邾等小国,对晋国三心二意。公元前558年,齐军包围鲁国成地(今山东宁阳东北),邾进攻鲁国南境。鲁向晋报告,晋国想集会共讨邾、莒,但这时晋悼公病了。这年冬,晋悼公去世,盟会没有召开。

晋悼公是一位有才能的国君,他在位期间能整顿内政,在对楚的斗争中取得不少胜利,并一度复霸,但晋内部已开始分裂,卿大夫势力膨胀,晋悼公的霸业最终不能完全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