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城市兴起速度大幅提升

全球城市兴起速度大幅提升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国家间战争的频繁,使得作为各诸侯国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的城邑普遍兴起,列国的国都和大夫们的封邑都成为大小不等的城市。除列国通都大邑外,春秋时的大夫封邑以近年发现的江苏武进淹城较为完整。从上述考古发掘的春秋城邑状况看,列国的城市规模早已突破了西周的等级规定,远远超过了城周九百丈、三百丈等规定范围。

全球城市兴起速度大幅提升

由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国家间战争的频繁,使得作为各诸侯国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的城邑普遍兴起,列国的国都和大夫们的封邑都成为大小不等的城市。据《左传》隐公元年称:“都(此处指卿大夫之都邑),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西周时诸侯的国都一般城周不过九百丈;卿大夫的都邑大的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即三百丈(百雉);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但到了春秋初期,郑国的共叔段所居的京城超过了这个限定,因而引起大夫祭仲的疑虑和不满(《左传》隐公元年)。由此说明春秋的城市规模比西周有所扩大。当时著名的城市有周天子的王城(今河南洛阳);晋国的绛(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秦国的雍(今陕西凤翔);郑国的新郑(今河南新郑);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鲁国的曲阜(今山东曲阜);曹国的陶丘(今山东定陶);卫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宋国的商丘(今河南商丘);陈国的宛丘(今河南淮阳);蔡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楚国的郢(今湖北江陵);吴国的吴(今江苏苏州);越国的会稽(今浙江绍兴);北燕国的蓟(今北京)等。

考古发现和发掘的春秋或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遗址有:侯马晋故城、洛阳故王城、陕县虢国故城、新郑郑韩故城、曲阜鲁故城、临淄齐故城、易县燕下都、凤翔秦雍城、江陵楚郢纪南城、武进淹城等。

侯马晋新田故城由6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4座古城连成一片,呈王古城在其东,马庄古城在其东北。白店为春秋早期,其他5座为春秋中晚期,5座古城除呈王城呈不规则形外,其他多为长方形,面积较大的牛村古城为1100×1650米,最小的呈王古城为450×350米。牛村古城经钻探其城墙可知系夯土筑城,墙基残存宽4—8米,残高0.5—1米,城外有6米宽、3—4米深的护城壕。城内有大型高台建筑废墟,可能是宫殿基础。城外南郊有范围较广的居民住址和青铜器、骨器、陶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7处。城东南发现了晋祭祀和盟誓的遗址。南郊距城2公里有春秋战国的墓葬。在城北也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村落遗址114

侯马晋国古城平面图

凤翔秦雍故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东西长约3300米,南北宽3200米,总面积10.56平方公里。西城墙保存完好,用夯土版筑,长约3200米,宽4.3—15米,残高1.65—2.05米。在城中部偏西留有宫殿建筑高台基址,基址附近发现铜质建筑构件窖藏3处,出土64件大小不同的铜质建筑构件,为宫殿建筑壁柱、壁带和门窗上的“”。宫殿遗址西北发现一座可以藏冰190多立方米的“凌阴”(冰窖)遗址。(www.xing528.com)

楚纪南城略图

城内中部偏南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大型宗庙遗址,共有4组建筑群,1号建筑群面积约66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由大门、中庭、朝寝、亭台和东西厢几个部分组成,四周有墙环绕。在中庭、东西厢南侧、东厢及祖庙内共发现各类祭祀坑181个,其中大多为牛羊坑,也有人坑8个、人羊同坑1个、车马坑2个。在雍城近郊分布有宫殿遗址,在城西南10公里处的三峙原,是秦公陵园,已钻探出大墓44座。陵南的八旗屯、高庄等地先后发掘出不少中小型秦墓和车马坑115

除列国通都大邑外,春秋时的大夫封邑以近年发现的江苏武进淹城较为完整。淹城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城有内、中、外三重城墙,均用泥土堆筑而成。城最高处约10米,一般高3米,城垣底部宽30米左右。内城呈方形,周长不足500米,中城呈方形,周长约1500米,外城呈椭圆形,周长约2500米,外城郭周长3500米,三城均有护城河。城内外发现不少土墩墓,出土有独木舟、青铜器、原始青瓷、陶器等各种文物120余件。此城究竟是吴国何城尚无定论,有些学者推测可能是吴公子季札所封的延陵邑116

从上述考古发掘的春秋城邑状况看,列国的城市规模早已突破了西周的等级规定,远远超过了城周九百丈、三百丈等规定范围。城市的平面布局有方形,有长方形,还有圆形和不规则形;宫殿、手工业区也不固定在城市的特定区域,这可能是由于春秋工商业发展和军事斗争的客观形势需要而出现城邑区位结构不规则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