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造纸术的伟大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造纸术的伟大影响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众多光辉灿烂的科技发明中,造纸术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一项杰出的人类文明成就。此后,我国的造纸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此外,还形成了中国手工造纸业特有的技术体系,“刀”“张”被作为纸的计量单位。(二)造纸术的传播东汉“蔡侯纸”出现后,中国造纸术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朝鲜在4世纪也掌握了造纸术,后来朝鲜的僧侣将造纸术传入日本。大约在7世纪末叶,造纸术传入印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造纸术的伟大影响

在我国众多光辉灿烂的科技发明中,造纸术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一项杰出的人类文明成就。在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可以生产制造植物纤维纸。这比欧洲建立第一个造纸的工场,大约早了1200年。

(一)造纸术的发明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书写和记载文字的载体主要有纸草、树叶、羊皮膜、岩壁、陶面等等。我国古代则有甲骨、金、石、简(竹)犊(木)、缣帛(丝织品)等。其中,竹简和木牍笨重且占用空间,写作和阅读很不方便。《史记·滑稽列传》载:“(汉武帝时,齐人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赎。会车令两人共举其书,读之二月乃尽。”缣帛便于书写,但价格昂贵,只有少数皇家贵族才能享用。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原有记录文字的载体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造纸术就应运而生了。

西汉时期的纸,技术简单、质地粗糙、应用受限,难以满足日常需求,人们四处寻求替代品。到了东汉,蔡伦(约62—121年)组织工匠总结前人造纸经验,并加以革新、创造,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用破布、渔网、树皮、麻头等作为原料,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人们普遍使用的植物纤维纸,因他曾被封为“龙亭侯”,人们把他创造的纸叫作“蔡侯纸”。此后,我国的造纸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东汉时期,主要以敝布、旧渔网作为造纸原料;到了北宋时期,相关认知和技术都有所革新,以故纸回槽制成“还魂纸”,开始循环利用,保障了造纸原料的供应,降低了生产成本

原料不同:出现了麻纸、藤纸、皮纸、竹纸等;

用途不同:出现了钱纸、窗纸、印纸、法纸等;(www.xing528.com)

品质不同:出现了绫纸、罗纸、薄纸、硬黄纸、生纸等;

颜色不同:出现了红纸、青纸、绿纸等。

更让人惊讶的是,还制造出了各种加工纸,比如金泥纸、流沙纸、云纸等等。此外,还形成了中国手工造纸业特有的技术体系,“刀”“张”被作为纸的计量单位。仅仅在纸张质地好坏的检验上,就归纳出了“纸质幼嫩”“结实响张”“沙丁”“洋河”等30余个名词术语。

(二)造纸术的传播

东汉“蔡侯纸”出现后,中国造纸术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越南在公元3世纪开始造纸。朝鲜在4世纪也掌握了造纸术,后来朝鲜的僧侣将造纸术传入日本。大约在7世纪末叶,造纸术传入印度。

造纸术向西方的传播比较晚,公元8世纪中叶,传播到亚洲中部,直到公元12世纪中叶才经由西亚、北非传播到欧洲的西班牙。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到了16世纪,纸张开始广泛流行于欧洲并完全取代了羊皮,普通百姓也有能力购买,极大推动了欧洲各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为文艺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