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转材料现场管理的实施及租赁制度的必要条件

周转材料现场管理的实施及租赁制度的必要条件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行租赁制度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将周转材料的产权集中于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租赁管理应根据周转材料的市场价格及摊销额度的要求测算租金标准。工程项目确定使用周转材料后,应根据使用方案制定需用计划,由专人向租赁部门签订租赁合同,并做好周转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存放及拼装场地等。承包额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扣额法,是按照单位工程周转材料的预(概)算费用收入,扣除规定的成本降低额后剩余的费用。

周转材料现场管理的实施及租赁制度的必要条件

1.周转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周转材料按其自然属性可分为钢质、木质和复合型三类。钢质周转材料主要有定型组合钢模板、大钢模板、钢脚手板等,木质周转材料主要有木模板、杉槁、架木、木脚手板等,复合型周转材料包括竹木、塑钢周转材料,如酚醛覆膜胶合板等。

近年来,通过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和提高,传统的杉槁、架木、脚手板等“三大工具”已经被高频焊管和钢制脚手板所替代;木模板也基本由钢模板所取代。这些都有利于周转材料的工具化、标准化和系列化。

(2)按使用对象划分。周转材料按使用对象可分为混凝土工程用周转材料、结构及装修工程用周转材料和安全防护用周转材料三类。

2.周转材料的管理任务

周转材料的管理任务,就是以满足施工生产要求为前提,为保证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以最低的费用完成周转材料的使用、养护、维修、改制及核算等一系列工作。

(1)准备周转材料。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及时、配套地提供足够的、适用的周转材料。

(2)制定管理制度。各种周转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可以加速周转材料的流转,以较少的投入发挥更大的能效。

(3)加强养护维修。加强对周转材料的养护维修,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3.周转材料的管理

周转材料的管理多采取租赁制,对施工项目实行费用承包,对班组实行实物损耗承包。一般是建立租赁站,统一管理周转材料,规定租赁标准及租用手续,制定承包办法。

(1)周转材料的租赁。租赁是产权的拥有方和使用方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指在一定期限内,产权的拥有方为使用方提供材料的使用权,但不改变其所有权,双方各自承担一定的义务,履行契约。实行租赁制度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将周转材料的产权集中于企业进行统一管理。

1)租赁方法。租赁管理应根据周转材料的市场价格及摊销额度的要求测算租金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管理费”和“保养费”均按材料原值的一定比例计取,一般不超过原值的2%。

租赁需签订租赁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租赁的品种、规格、数量,并附租用物明细表以备核查;租用的起止日期、租用费用以及租金结算方式;使用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和赔偿办法;双方的责任、义务及违约责任的追究和处理。

通过对租赁效果的考核可以及时找出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租赁管理水平。主要考核指标有出租率、损耗率和周转次数。

①出租率。

式中“租赁期内平均拥有量”是以天数为权数的各阶段拥有量的加权平均值

②损耗率。

③周转次数。周转次数主要用来考核组合钢模板。

2)租赁管理过程(www.xing528.com)

①租用。工程项目确定使用周转材料后,应根据使用方案制定需用计划,由专人向租赁部门签订租赁合同,并做好周转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存放及拼装场地等。租赁部门必须按合同保证配套供应,并登记周转材料租赁台账。

②验收和赔偿。租用单位退租前必须清除混凝土灰垢,为验收创造条件。租赁部门对退库周转材料应进行外观质量验收。如有丢失或损坏应由租用单位赔偿。验收及赔偿都有一定的标准,对丢失或损坏严重的(指不可修复的,如管体有死弯、板面有严重扭曲等)按原值的50%赔偿;一般性损坏(指可以修复的,如板面打孔、开焊等)按原值的30%赔偿;轻微损坏(指不需使用机械,仅用手工即可修复的)按原值的10%赔偿。

③结算。租用天数一般是指从提运的次日至退租日的日历天数,租金逐日计取、按月结算。租用单位实际支付的租赁费用包括租金和赔偿费。

租金=∑[租用数量×单件日租金(元)×租用天数]

赔偿费=∑[丢失损坏数量×单件原值(元)×相应赔偿率(%)]

租赁费用(元)=租金(元)+赔偿费(元)

根据结算结果由租赁部门填制租金及赔偿结算单。为简化结算工作,也可直接根据租赁合同进行结算,这就要求加强合同的管理,严防遗失,避免错算和漏算。

(2)周转材料的费用承包。周转材料的费用承包是指以单位工程为基础,在上级核定的费用额度内,组织周转材料的使用,实行节约有奖,超耗受罚的办法。费用承包管理是适应项目法施工的一种管理形式,或者说是项目法施工对周转材料管理的要求,包括签订承包协议、确定承包额和考核费用承包效果。

1)签订承包协议。承包协议是对承、发包双方的责、权、利进行约束的内部法律文件。一般包括工程概况、应完成的工程量、需用周转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承包费用、承包期限、双方的责任与权利、不可预见问题的处理以及奖罚等内容。

2)确定承包额。承包额是承包者所接受的承包费用的收入。承包额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扣额法,是按照单位工程周转材料的预(概)算费用收入,扣除规定的成本降低额后剩余的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扣额法费用收入(元)=概(预)算费用收入(元)×(1-成本降低率)

另一种是加额法,是指根据施工方案所确定的使用数量,结合额定周转次数和计划工期等因素所限定的实际使用费用,加上一定的系数额作为承包者的最终费用收入。系数额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平均耗费系数与施工方案所确定的费用收入的乘积。计算公式如下:

系数额=施工方案所确定的费用收入(元)×平均耗费系数

加额法费用收入(元)=施工方案所确定的费用收入(元)+系数额(元)

=施工方案所确定的费用收入(元)×(1+平均耗费系数)

3)考核费用承包效果。承包的考核和结算是将承包费用的收、支进行对比,出现盈余为节约,反之为亏损。

提高承包经济效果的基本途径有两条:首先在使用数量既定的条件下,努力提高周转次数;同时在使用期限既定的条件下,努力减少占用量。还应减少丢失和损坏数量,积极实行和推广组合钢模的整体转移,以减少停滞,加速周转。

(3)周转材料的实物量承包。实物量承包的主体是施工班组,亦称班组定包。实物量承包是由班组承包使用,对施工班组考核回收率和损耗率,实行节约有奖、超耗受罚。在实行班组实物量承包过程中,要明确施工方法及用料要求,合理确定每次周转损耗率,抓好班组领、退的交点,及时进行结算和奖罚兑现。对工期较短、用量较少的项目,可对班组实行费用承包,在核定费用水平后,由班组向租赁部门办理租用、退租和结算,实行盈亏自负。实物量承包是费用承包的深入和继续,是保证费用承包目标值的实现和避免费用承包出现断层的管理措施。

无论是项目费用承包还是实物量承包,都应建立周转材料核算台账,记录项目租用周转材料的数量、使用时间、费用支出及班组实物量承包的结算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