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楼宇智能化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

楼宇智能化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二:朝阳物联网示范园试点无人驾驶公交北京市朝阳区将修建一座占地4平方公里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产业园。朝阳区信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内首个物联网示范园区,一期工程将在未来3年内建成。通过以上物联网应用案例,我们可以知道,物联网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楼宇智能化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研华科技节能及电力监控系统助力大学实现智能电力管理

台湾的一所大学正在经历戏剧性的用电量增加,主要是因为校园里越来越多的校舍和学生人数。旨在分析其功率消耗,提高52个建筑物的能源效率,这个大学要建立一个采用基于网络硬件和软件能源管理系统。考虑到这些目标,他们采用了研华科技提供的节省能源的方案。

他们要创建一个纵横52座校园建筑物的能源管理系统,以监察和改善功耗管理,保证高效的能源使用。这种能力可以监测每一栋建筑内的实时能耗,还可以预测电力需求,调整电力消耗,并改善电源管理。利用其网络的功能优势,创建一个能耗调查系统和一个实时显示系统,用以显示每个建筑内的用电情况,以在整个校园内推动和倡导节能。

电源监控计算机工作站使用webaccess中的人机界面收集数据并显示状态,这个系统用于分析和比较数据,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电力消耗和节约能源。为了确保没有网络连接时数据不会丢失,bemg-4110数据采集器被连接到数字万用表,这样,数据就可以临时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并在网络恢复时上传,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这所大学使用webaccess和bemg-4110数据采集器来创建基于Web的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节约能源,而且还促进了节能和高效用能概念的推广。

案例二:朝阳物联网示范园试点无人驾驶公交

北京市朝阳区将修建一座占地4平方公里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产业园。无人驾驶节能公交车、手机刷卡付费等生活方式将在园区内实现。朝阳区信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内首个物联网示范园区,一期工程将在未来3年内建成。

据市场调查资料显示,朝阳区一座占地4平方公里的物联网产业示范园已经进入规划阶段。这座物联网产业园区位于东五环外,朝阳区已初步为其选定建设用地,将采取“政企共建”的模式,将能够嵌入物联网的所有高科技产品在园内投入使用,初步划分为商业区域、企业区域、生活区域以及公共区域。

朝阳区的物联网应用案例使我们对物联网的含义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谓物联网,通俗地说是将生活中的每个物件安装芯片,再通过无线系统综合联系起来,通过一个终端就能控制包括家中和户外的所有设备。”目前物联网技术中包括芯片嵌入、远程指令等很多内容已能够应用,关键是将这些内容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整合,实现综合应用,朝阳区物联网示范园的兴建,正是为这种综合应用提供实验场所。(www.xing528.com)

据介绍,朝阳区物联网示范园最大的看点应该是无人驾驶的公交系统,市民在园区乘坐无人驾驶的节能环保公交车,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红绿灯也能够自动感应到公交车驶近,从而迅速变灯。

案例三:东莞实现空余车位预约服务

交通领域,除了人们熟知的视频监控、GPS定位外,物联网与手机技术的结合还将带来更多方便。“你看这个车位上装了无线传感器,车辆只要停在这里,系统就能感知,并把信息通过专门的客服电话或手机客户端,传递给用户”,中国电信人士一边现场演示一边介绍,在东莞等地已经实现了这种应用,人们出门前可提前了解哪里有空余车位,甚至获得预约服务。实现这种功能的小小一个传感器由于是无线的,安装起来并不麻烦,而且除了车位信息,也能告诉用户停车时间,以精确收费。

案例四:手机移动支付及手机控制空调窗帘电视机开关

中国电信手机移动支付,也是一项引人注目的应用。目前在南京等市刷天翼手机可以坐公交、地铁,今后还会引发新型的消费和应用模式,通过手机可控制家电这种智能家居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在现场看到了根据广东已投入应用的智能化住宅制作的模型,手机上就可以打开空调、窗帘和电视机开关,没人时就可以设置离家模式,开启安防状态,手机里同时能看到家里情况的实时视频。

通过以上物联网应用案例,我们可以知道,物联网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