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扶绥县发展史:人民政权建立与三县合并

扶绥县发展史:人民政权建立与三县合并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月6日,绥渌特支率领绥渌中队进驻县城,接管政权,张贴布告,宣布绥渌县人民政府成立,黄元亮任县长。12月9日,扶南工委率领扶南中队解放扶南县城,宣布扶南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黄韦爵,副县长邓奇干。12月14日,扶同边特支带领同正中队进驻同正县城,张贴布告,宣告同正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郭家驯,副县长农圃克。县、区、乡政权的建立和健全,为全县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扶绥县发展史:人民政权建立与三县合并

1949年12月初,扶绥地区各县相继获得解放,并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机构。

12月6日,绥渌特支率领绥渌中队进驻县城,接管政权,张贴布告,宣布绥渌县人民政府成立,黄元亮任县长。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设立秘书室、民政科、实业科、财粮科、教育科、司法科、公安局、税务局,县人民政府下属组织机构分为一德(今山圩镇)、二礼(今东门镇)、三民(今旧城)、四维(今西长)、五权(今柳桥)五个乡政府。1950年1月初,南下干部工作团和绥渌特支合并成立中国共产党绥渌县委员会,张玉田任书记,县委工作机构设立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

12月9日,扶南工委率领扶南中队解放扶南县城,宣布扶南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黄韦爵,副县长邓奇干。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设立秘书科、民政科、农业科、财政科、司法科、教育科、公安局、税务局,县人民政府下属组织机构设复良乡(原扶南乡)、长和乡(新宁镇长沙村)、全安乡、贞和(坛龙)乡、熙良乡(渠旧镇)、亲良乡(东罗镇)、康良乡(蕾州)、安良乡(新宁镇大塘村)、砥柱乡(渠黎镇)、绥靖乡(岜盆乡)。27日,张守瑞率领南下干部工作团与原扶南工委合并成立新的中国共产党扶南县委员会,张守瑞任书记,县委工作机构设立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

12月14日,扶同边特支带领同正中队进驻同正县城,张贴布告,宣告同正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郭家驯,副县长农圃克。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设立秘书室、民政科、实业科、财粮科、教育科、司法科、公安局、税务局。县人民政府下属组织机构有第一(中东)区、第二(罗阳)区、第三(那权)区、第四(那隆)区等4个区。1950年1月1日,南下干部工作团与原同正县境内的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国共产党同正县委员会,潘古任书记,县委工作机构设立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

扶南、同正、绥渌解放后,各县相继把原县中队(独立营)改编为县大队,统归南宁军分区管辖。扶南、同正、绥渌三县合并后,建立县大队,辖10个区中队。1952年8月,县大队、区大队进行整编,大部分指战员调到军分区或补充到主力部队,余下的复员、退伍、转业,取消县大队、区中队。(www.xing528.com)

1951年7月,根据广西省人民政府指示,扶南、同正、绥渌三县合并,成立扶同绥联合县,县委、县政府驻地在旧扶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城厢街,县委工作机构设立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设立秘书室、民政科、粮食科、公安局、税务局、财政科、文教科、建设科、商业科、人民银行、邮电局。扶同绥联合县辖10个区,即第一(龙头)区、第二(大塘)区、第三(渠黎)区、第四(渠旧)区、第五(柳桥)区、第六(东门)区、第七(山圩)区、第八(昌平)区、第九(中东)区、第十(那隆)区。10月,扶同绥联合县改称为扶绥县,县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不变。1953年4月,扶绥县原辖的第九区的夏灵、维旧2个乡,其中的24个自然村和第十区那马等14个乡146个自然屯,划拨给大新县管辖,原辖的第十区的伏廖乡、那模乡、那立乡、博群乡共30个自然村划拨给崇左县管辖,随后又将整个第十区划拨给大新县管辖。1955年10月,“扶绥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扶绥县人民委员会”(简称县人委),同时,各区公所原以数字排列命名的,改以按所在地地名命名,如第一区改为“龙头区公所”。

195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扶同绥联合县人民武装部、县人民法院相继成立。1955年9月,扶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设立扶绥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独立行使检察权。人民武装与政法机关的成立,为清剿残余反动势力、镇压反革命、保卫人民政权、维护社会治安、惩治犯罪分子、发展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县、区、乡政权的建立和健全,为全县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