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扶绥县老区发展史-扶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扶绥县老区发展史-扶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86年开始,县委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狠抓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种植水果,摸索甘蔗生产和糖业发展的路子。(二)摸索蔗糖业发展路子按照“五龙腾飞、振兴扶绥”的发展经济计划,从1986年开始,扶绥县把发展蔗糖生产定为“五龙之首”,把蔗糖生产作为振兴扶绥经济的支柱来抓。实施“五龙腾飞”经济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城乡经济的发展。

扶绥县老区发展史-扶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从1986年开始,县委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狠抓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种植水果,摸索甘蔗生产和糖业发展的路子。

(一)狠抓粮食生产和水果生产

在狠抓粮食生产方面,1986年开始,全县着重做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推广“双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工作,把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作为夺取粮食增产丰收的关键措施来抓,成立推广杂交水稻玉米办公室,宣传发动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同时在县农科所、渠黎镇渠茤村、中东镇三哨村、岜盆乡岜盆村、渠旧镇三合村制种杂交水稻组合品种种子、杂交玉米组合品种种子,推广全县种植。1986年至1988年,全县推广杂交水稻面积分别为72278亩、169944亩、104945亩,推广杂交玉米面积分别为1.64万亩、5.21万亩、8.88万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推广“双杂”种植,使全县粮食生产获得了增产丰收,1986年、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分别为93862吨、107330吨。

在发展水果生产方面,从1986年开始,扶绥县引导群众种植龙眼、芒果、荔枝,鼓励发展家庭小果园、农户联营果场,发展水果生产,1986年全县新种植水果8261亩,水果生产给农民带来了效益。

(二)摸索蔗糖业发展路子

按照“五龙腾飞、振兴扶绥”的发展经济计划,从1986年开始,扶绥县把发展蔗糖生产定为“五龙之首”,把蔗糖生产作为振兴扶绥经济的支柱来抓。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始阶段,由于糖厂压榨能力有限,加上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全县限制甘蔗生产,导致农村生产几乎是清一色的粮食,甘蔗产量下降。为解决农民有粮无钱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认识到糖料蔗喜温、喜光、耐旱度较高,扶绥畚(旱)地较多,属湿热气候,很适合发展甘蔗生产,但需要提高原料加工制糖能力。1986年在上级的支持下,县委、县政府作出了进一步发展甘蔗生产和立即筹建东门糖厂的决定,在狠抓甘蔗种植的同时,开展东门糖厂的筹建工作。(www.xing528.com)

198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发展蔗糖生产的规定和一系列甘蔗生产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甘蔗生产,引导农民种植甘蔗良种,实行科学种蔗,先后在渠黎镇、新宁镇的村屯进行甘蔗高产种植示范、甘蔗喷施稀土示范,全面推广“新台糖10号”等多种优良蔗种的种植,提高甘蔗面积产量和甘蔗含糖量。

落实优惠政策及实行科学种植,提高了全县甘蔗种植面积和甘蔗产量,1987年秋至1988年春承包开荒种蔗100亩以上的专业户和联合体达50多个,新开荒种蔗5.35万亩,1987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9.42万亩、23.47万吨;1987年底日榨850吨的东门糖厂建成投产,更是带动了全县甘蔗生产的发展,1988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为21.41万亩、产量为43.85万吨。

1988年,自治区把扶绥县确定为广西重点糖业基地县之一。随后,全县加大力度发展蔗糖产业,将日榨850吨的东门糖厂扩建到日榨1500吨,扶南糖厂也在原来只有一条日榨850吨的旧生产线的基础上新增加一条终期目标8000吨、第一期目标2500吨的生产线,提高糖厂压榨能力。在糖厂压榨能力不断提高和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的基础上,县委根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在广西考察时关于广西要加快蔗糖发展步伐的指示及自治区党委、南宁地委的要求,制定了《扶绥县1988年至1995年蔗糖发展纲要》,明确蔗糖发展的战略目标:1989年(即1989∕1990年榨季),全县机制糖产量达8万吨,比1988年的4万吨增长一倍,1992年实现年产糖12万吨,1995年产糖15万吨,把扶绥县建成广西蔗糖生产基地县。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扶绥县继续采取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有经济能力的专业户、联合体和经联社跨村、跨乡承包土地种植甘蔗,连片垦荒种蔗,进行规模经营。1988∕1989年榨季,县委对入厂原料蔗达到1万吨以上的联绥、那任、厚寨、渠凤四个村公所进行表彰奖励;1989∕1990年榨季,入厂原料蔗10万吨的渠黎镇和山圩镇、入厂原料蔗超万吨的联绥等7个村公所、产蔗超百吨的74个专业户荣获县委表彰。在实行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的同时,全县强化甘蔗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修建蔗区道路,发动群众打井喷灌甘蔗,在渠黎镇的联绥、昌平的八联、柳桥的渠齐等主要蔗区钻深水井,解决蔗地喷灌面积1500多亩。1988年后,全县先后投入糖料开发资金1610万元,完成改造中低产蔗地15.92万亩,开荒种蔗10.52万亩,全县甘蔗生产获得持续快速发展,甘蔗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9.42万亩扩大到1990年的22万多亩,总产量由23.47万吨增加到41万多吨;1990年县财政收入4288万元,比1985年增长399%,其中蔗糖税收占43%;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8元,其中种植甘蔗收入部分占比超过50%,蔗农也从甘蔗生产中得到了实惠,甚至是开始发家致富,蔗糖生产名副其实地成为“五龙腾飞、振兴扶绥”的“五龙之首”,成为振兴扶绥经济的支柱。

实施“五龙腾飞”经济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城乡经济的发展。1988年,在严重干旱、严重缺电缺资金的情况下,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3027万元,比上年增长5.69%,比1985年的15373万元增加7654万元,年均增长14.4%;财政收入达2233万元,比1985年的1152万元增加1081万元,年增长2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元,比1985年的276元增加132元,年均增长1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49.1万元,比1985年的2431万元增加3918.1万元。农民有粮无钱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