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雕大师都兰桂的技艺传承与荣誉

核雕大师都兰桂的技艺传承与荣誉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乡之后,都渭南潜心钻研核雕技艺,他的这种执着精神也感染了自己的儿子都兰桂。新中国成立以后,都兰桂的核雕技艺得以继续传承。1956年,都兰桂将两件核雕工艺品送给来华的罗马尼亚文化代表团。1955年,都兰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老艺人”称号,并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都兰桂一生钻研核雕,技艺精绝,同时深谙绘画、书法等艺术。

核雕大师都兰桂的技艺传承与荣誉

经过了核雕行业的繁荣时期,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情况却急转直下。随着清朝政治、经济的逐渐衰退,皇宫里的核雕艺人也纷纷离散。其中有一名绰号“张大眼”的桃核艺人,也从京城流浪到山东诸城以卖艺为生。

1880年,潍县都家村的都渭南到诸城贩卖皮货,结识了张大眼,并被其技艺折服,给予他很多财物上的资助。为了报答都渭南的救助之恩,张大眼便将自己的核雕技艺,倾囊传授给了都渭南。回乡之后,都渭南潜心钻研核雕技艺,他的这种执着精神也感染了自己的儿子都兰桂。

都兰桂(1881~1960),于河镇都家村人,生于光绪年间。幼时因为家境贫寒,读了两年私塾后,就跟随父亲都渭南学习核雕技艺,养家糊口。不到二十岁,他的技艺就已超过了他的父亲。

⊙都兰桂

⊙都兰桂雕松鹤延年
此件作品为都兰桂大师所做,松鹤延年,傲霜斗雪、卓尔不群,仙禽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健康长寿之寓意,丹顶鹤之神韵无人能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颇具大师风范!

1915年,三十多岁的都兰桂用桃核雕刻出一件珍品,取名《马拉古代轿车》:在一枚小小的桃核上,一个赶车人正挥着马鞭,赶着一匹飞驰的骏马,而骏马则带着身后的轿车狂奔。车内的乘车人,神情安详,泰然自若,仿佛陶醉在周围的美景之中。马的辔头、套索、串铃等皆清晰可见;车的窗、帘、篷、轮、轴则一样不少。车内雍容华贵的乘客又与衣着朴实的车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技艺精湛,这枚《马拉古代轿车》获得了当年“万国博览会”巴拿马奖章,1933年在全国铁路沿线生产货品展览会上获超等奖。(www.xing528.com)

在中国近代几十年的战乱中,虽然世道艰难、时局动荡,但都兰桂就靠着这门技艺,仍可以确保自己一家人的温饱。他雕刻的《百鸟朝凤》《文王百子图》《百寿图》等都是著名的经典之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都兰桂的核雕技艺得以继续传承。1955年,他与徒弟考功卿创作了《八马图》《百万雄师过大江》等多件作品,其中,《八马图》在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时,作为赠送给外国友人的礼物。

而《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具有新时代象征的作品,则以渡江战役为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都兰桂将它赠送给了毛主席。在这枚核雕上,帆船乘风破浪,扬起的风帆胀满,战旗迎风飘扬,艄公虽然年迈,但怒目圆睁、奋力划桨。十八位解放军指战员,构成一幅姿态殊异而又浑然一体的英雄群像,有的正用望远镜瞭望着大江彼岸,有的正高举军号,吹响胜利的号角,有的在射击,有的在投弹,有的在划桨。更令人惊叹的是,弹箱里的子弹竟然历历可数,步枪机枪上的零部件也都清晰可见,使所见之人无不叹服。

1956年,都兰桂将两件核雕工艺品送给来华的罗马尼亚文化代表团。1957年4月,苏联伏罗希洛夫来华访问,应外交部的请求,他以古稀高龄又和徒弟考功卿连雕5件艺术作品赠送给伏罗希洛夫。中央有关单位发来感谢信,并指出:“此种艺术,在我国很有保留价值。”1955年,都兰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老艺人”称号,并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

都兰桂一生钻研核雕,技艺精绝,同时深谙绘画、书法等艺术。为核雕艺术的发扬和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