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饮水卫生:井水和河涌饮用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农村饮水卫生:井水和河涌饮用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区境域的长洲、后山一带村民长期饮用井水或山泉水,沙朗片农民长期饮用河涌水,其中沙朗片由于食住在河涌边,人畜的排泄物或直接排放或流向河涌,有其“十屎归河”说法,且因饮用水卫生条件差,致其成为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地区。隆昌、隆平和广丰等3个大队基本实现水井化,家家户户食井水,饮开水,肠道传染病有所下降。80年代中期,沙朗各生产队均用上自来水,结束西区农村饮用不洁水的历史。

农村饮水卫生:井水和河涌饮用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西区境域的长洲、后山一带村民长期饮用井水或山泉水,沙朗片农民长期饮用河涌水,其中沙朗片由于食住在河涌边,人畜的排泄物或直接排放或流向河涌,有其“十屎归河”说法,且因饮用水卫生条件差,致其成为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地区。

1966年-70年代中期,沙朗推广使用河边沙滤井。在河边挖井,井底分层铺上沙和木炭等过滤物。1974年,沙朗公社新建水井20个(过滤井12个、地下泉水井8个),其中隆昌大队10个、广丰大队2个、隆平大队1个、茶楼1个。隆昌、隆平和广丰等3个大队基本实现水井化,家家户户食井水,饮开水,肠道传染病有所下降。是年,沙朗医院门诊人数比水井化之前减少8000多人次。(www.xing528.com)

1980年下半年,中山成立改水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开展农村改良饮用水工作。1981年1月,召开农村改水工作现场会议,推广沙朗等地的改水经验。2月佛山地区在中山县召开所辖各县的改水工作现场会议上,推广中山县3种不同类型的自来水工程,沙朗公社沙朗七队的“三池一塔”(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和水塔)一式属在其中。是年,长洲、后山和沙朗3个生产大队用上自来水。1983年推广自来水净化工程中分散的过滤池、反应沉淀池、清水池组合为一体的多功能组合池,其具有结构紧凑、工艺合理、净水效果好、管理方便、占地少和投资费用少等优点。农村改水工作中,注意加强水厂工作管理。推行水表安装到户,改革免费供水,实行计量用水收费;定期监测水质,推广安装饮水消毒器(次氯酸钠发生器),以保障用水卫生消毒;加强水厂管理人员业务培训。80年代中期,沙朗各生产队均用上自来水,结束西区农村饮用不洁水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