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种创业机会分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种创业机会分类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按创业机会的来源分根据创业机会的来源,创业机会可分为问题型机会、趋势型机会和组合型机会三种。这就要求创业者要比他人更具先见之明,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市场机会。在商业实践中,以上三种类型的创业机会可能同时存在。发现型机会最为常见,也是目前大多数创业研究的对象。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种创业机会分类

(一)按创业机会的来源分

根据创业机会的来源,创业机会可分为问题型机会、趋势型机会和组合型机会三种。

1.问题型机会

是指由现实中存在的未被解决的问题所产生的创业机会。问题型机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实践中大量存在。例如,积压的库存、大量的退货、顾客抱怨、无法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服务质量差等。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会存在价值或大或小的创业机会,需要用心发掘。

案例4-1

河南一个林姓小伙子,夫妻两人到北京三里屯开了家蔬菜专卖店。卖菜是件苦差事,必须每天凌晨两点起身到批发市场去进货。一天,因为身体不适、小林进货时稍晚了点,就发现批发市场上品相较好的菜都被别人买走了,无奈之下,他只得批发了些个头较小的、品相不好的蔬菜回店里。

当然,那天的生意不怎么好。然而,他却惊奇地发现,购买他的菜的人却意外地比平时多,而且顾客大多是外国人。他一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些外国人听老人说,那些品相较好的菜可能是植物生长激素调节的,那些个头较小的蔬菜才是当地农户自己种的。于是,小林受此启发,开始转变蔬菜售卖方式,并将外国人改为目标顾客,专门从市场批发个头较小的蔬菜,他因此积累了一批固定的外国顾客。

有些外国人到店买菜并不方便,就建议他到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开一家蔬菜专卖店。小林欣然应允,并在一些外国朋友的资助下开了一家规模更大的蔬菜专卖店。后来,小林为了适应外国顾客需求,打通了直接从国外进口蔬菜的运输渠道,他也因此将蔬菜生意越做越大,在北京树立起了自己的蔬菜店品牌,并开起了连锁店。

(以上信息为作者收集的案例)

北京有多少人在卖菜?像小林遇到的问题又有多少人遇到过?但是,只有小林从中发现了商机,最终创业成功了。以上案例中,小林将问题看作是机会,并及时抓住机会,实现了创业成功。

2.趋势型机会

是指在变化中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预测到将来的潜力和机会。这种机会一般容易产生在时代变迁或重要领域改革的时期。在这种环境下,各种新的变革不断出现。能够及早地发现并把握这种机会的人,就有可能成为未来趋势的先行者和领导。

3.组合型机会

是指将现有的两项以上的技术、产品、服务等因素组合起来,实现新的用途和价值而获得的创业机会。这种机会好比“嫁接”,对已经存在的多种因素进行重新组合,往往能获得与过去功能大不相同或效果倍增的结果。

(二)按目的-手段关系的明确程度分

根据目的-手段关系的明确程度,创业机会可分为识别型机会(目的-手段关系明确)、发现型机会(目的-手段关系有一方不明确)和创造型机会(目的-手段均不明确)三种。

1.识别型机会

识别型机会,是指市场中的目的-手段关系十分明确时,创业者可通过目的-手段的关系来辨识的创业机会。例如,当商品供求之间出现矛盾或冲突,商品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时,就会出现大量的创业机会。常见的问题型机会大多属于此类型。(www.xing528.com)

2.发现型机会

发现型机会,是指目的或手段任意一方的状况未知,待创业者去发掘的机会。例如,某项技术被开发出来,但尚未有具体的商业化产品出现,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尝试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制造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进而挖掘其市场潜力,进一步将该产品推向市场。

3.创造型机

创造型机会,是指目的和手段皆不明确,只能通过创业者的努力去创造的机会。这就要求创业者要比他人更具先见之明,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市场机会。在目的和手段都不明确的情况下,创业者想要建立起连接关系的难度非常高。但这种机会通常可以创造出新的目的-手段关系,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一旦机会被抓住并被充分利用,就将为创业者带来巨大的利润

在商业实践中,以上三种类型的创业机会可能同时存在。一般来说,识别型机会多半处于供求尚未均衡的市场,创新程度较低,并不需要太繁杂的过程,拥有较多的资源就可以较快进入市场获利。而把握创造型机会就非常困难,它依赖于新的目的-手段关系的出现,而往往创业者拥有的专业技术、信息、资源规模等都相当有限,更需要创业者具有对创造性资源的整合能力与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创造出新的机会并付诸实践,当然,把握机会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巨大的风险。发现型机会最为常见,也是目前大多数创业研究的对象。

案例4-2

研究生自行车驿站,一年骑出百万元

2013年1月,参加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二天,小侯决定到海南环岛骑行,庆祝考试顺利通过。虽然之前只到兰州附近骑行过一次,但她还是深信能在海南完成一次骑行。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骑行彻底改变了她以后的生活。

“帅哥,我租辆自行车。”热情好客的租车行老板“虫子”见到小侯,不停地向她推荐骑行线路,并提醒骑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当了解到她是只身一人来海南骑行后,决定免费当向导,陪她骑行到三亚。土生土长的“虫子”是海南万宁人,对线路非常熟悉,骑行过程中时刻关心她,和她一起赏美景、尝美食

第一次骑行之后,小侯把开驿站的想法告诉了“虫子”。原来,在骑行过程中,她发现骑行驿站比较少,加上没有地方休息,导致在骑行过程中不是很顺心。而和她有同感的,还有许多骑友。经调查,小侯发现,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约3万国内自行车爱好者到海南环岛骑游,租车、住宿是必需的环节。如果开一家集环岛自行车出租和环岛青年旅行社于一体的骑行驿站,一定有市场。

两人统一意见后,小侯与“虫子”开始在岛上做调查,他们发现没有一家把租车和住宿结合起来的驿站。此外,如果在环岛游的线路上开连锁店,解决游客异地还车不便的问题,一定更有市场竞争力。两人开始在海口地区寻找地方,考察再考察、商量再商量之后,终于在2013年2月,两人在新埠岛租了一栋毛坯别墅,他们决定将这栋别墅改造成驿站。别墅有600平方米、7间房,可以安放40个床位。

驿站成立一个多月,生意惨淡,前来住宿、租车的旅客寥寥无几。经过与多位骑友沟通,小侯找到了原因。于是,小侯开始尝试在各大网站论坛上,特别是骑行论坛上推荐自己的驿站。

经过多次推广介绍之后,驿站生意开始有了起色,陆续有骑友过来租车住宿。“硬件不足,服务来补。”小侯说,热情周到的服务是驿站的一大特色。因为小侯与“虫子”两人都爱好骑行,熟知海南的风土人情,能给每一位骑友提供详尽的骑行攻略。驿站的名字很快在骑友中传开,甚至韩国哥伦比亚的友人都慕名而来。

截至2017年年底,他们的驿站已经有了500辆自行车,小侯与“虫子”两人在三亚还开了一家直营店,在文昌、博整等地开了3家分店。说到新年打算,小侯表示下一步将在环岛骑行的中线和西线开更多家驿站,到时骑友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他们也开始跟旅行社谈合作,拟推出骑行旅游专线等。小侯深信,他们的驿站一定能借助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起来,生意将会越来越好。

(资料来源:央广网江西分网,2015年5月19日,有删减)

以上案例中,小侯从自身的骑行经历入手,发现了现有骑行驿站的问题,如数量少、缺少休息的地方、服务不到位等,因而针对这些问题开设自己的骑行驿站,并侧重于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取得了成功。当然,小侯能分析出现有骑行驿站的问题,一方面是她注重观察身边骑友对此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对市场做了比较充分的调研准备。遇到商机需要先做市场调研,否则不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很容易走弯路。通过市场调研可以发现问题,发现原来创业设想中不合理的部分,并及时改正。在创业之初,小侯就有较充分的调查,规避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很多创业者认为花费时间做市场调研会消磨自己的创业热情,其实做市场调研也是创业的一部分,对市场需求都不了解,只能是闭门造车,这样反而会增加创业的风险,甚至导致创业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