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武结交,义行武林:《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成果揭晓!

以武结交,义行武林:《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成果揭晓!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江湖上、武林中,素有“以武会友”的传统。孙武师虽然英雄自逞,有点霸气,但不失武林豪爽之气度。孙武师认为言之有理,并解释自己使用“鹰爪拳”主要是教训那些没有真正武功而欺世盗名之辈,不让那些人肮脏武林。孙、王两位武师,两家武馆,一南一西,堪称“两虎雄踞”,保持着武林义气,互不相争,李茂春很为赞赏。经与孙、王两方商定,李茂春答应半月在孙武馆教练,半月到王武馆教练。

以武结交,义行武林:《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成果揭晓!

在江湖上、武林中,素有“以武会友”的传统。“霸州李”大连访孙寿文,就曾流下了一段佳话。

大连是我国东北的著名滨海城市,不仅有繁荣的港口,也是艺人们闯江湖的大码头。可是有一段时间,许多武林中人不敢涉足大连,因为大连出了一位武师,姓孙名寿文,武艺高强,又有“鹰爪拳”的功夫,抓人轻则皮肉绽裂,重则伤筋断骨,因此孙寿文有“铁胳膊”、“鹰爪拳”等绰号,在大连、营口一带赫赫有名。孙设武馆于大连西岗,自立门户,收徒授艺。孙自恃艺高,滋长了一股霸气,凡武林中人到大连演武鬻艺,都必须先去拜门,否则他便带着一班徒弟去教训人家。他不踢人家的场子,也不讹诈银钱,总是抱拳作揖,客客气气,可是,抽冷子一伸手,使出一着“鹰爪拳”,便致人伤残,弄得不少人饿着肚皮败兴而归。“霸州李”最反对依仗武艺欺行霸市的行为,在河南、山东一带听到了这些传说后,决心要到大连会会孙寿文。

李茂春到了大连,特地到西岗游乐场按规矩租了场地,安了“座子”,就是不跟孙寿文打招呼。第一天,李茂春上场就练开了,而且精神抖擞,拳剑刀鞭,练了一套又一套,一下就轰动了西岗。第二天,也平安无事,观众极为踊跃。到了第三天,当李茂春的场子正红火的时候,孙寿文带着徒弟们,推开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来到场地上,向李茂春拱手寒暄,知情的观众为李茂春捏了一把汗。孙武师满脸堆笑,非常客气地说:“霸州李来到大连,就该到我孙家的武馆去下榻,怎么就在这岗上撂地?”说着话,右臂一扬,随着一声“请”字出口,一个“鹰爪拳”便朝李茂春伸了过来。“霸州李”从容不迫,回了一声“不必客气”,不闪不顶,拳打顺势,借劲使劲,退至孙武师左侧,一个反掌便按在孙武师的小腹上。顿时,孙武师脸色煞白,倒退了几步,差一点仰身倒地。孙家的徒弟蜂涌而上,李茂春一只手挡开众人,一只手扶住孙武师。孙武师说:“霸州李,这可没有,孙某以礼貌相邀,你怎么……?”李茂春没等孙武师多说,捋起衣袖,露出胳膊说:“您老的鹰爪拳我领教了,我若不还手,这胳膊恐怕就难保了。”说完,两人哈哈大笑。孙武师吩咐徒弟帮李茂春推了场子,收拾刀枪把子,一同到了孙家武馆。这武馆离西岗不远,庭院宽敞,很有点气派。孙武师招待“霸州李”,沏茶、备饭,甚是恭敬。下午,孙武师叫徒弟们都在功房里侍候。练功房的墙上挂着弓箭、镖、绳等软兵器,刀枪架子上插满了长刀、棍棒、矛、戟等长兵器,地上摆着几根长短粗细不同的大杆子。孙武师问“霸州李”:“兵器中何者为祖?”李茂春回答说:“就目下所知,这大杆子最古老。因为殷商以前,还没有铁造兵器,练大杆子为最早。”孙武师说:“那好,咱们今天就练练这大杆子。”听了孙武师吩咐,几个年轻人挑了一根丈三长、碗口粗的大杆子,抬到房中间,这是功房中最长、最粗、最重的一根。李茂春微微一笑,说了声“献丑”,便用脚尖一勾,将大杆挑起握在手中,按练大杆子的滑、拿、崩、拨、压、劈、盖、撩、扎的要领,非常娴熟地舞了一回,然后将大杆抖了起来,越抖越快,杆尖转动得如同风车轮子,观者不禁啧啧称好。忽然李茂春停止了抖动,手握大杆一使劲,把大杆子折断成两截,孙寿文师徒惊得目瞪口呆。李茂春道歉说:“真对不起,大杆子被我折断了。”直到此刻,孙武师对李茂春才真正心悦诚服,他拉着李茂春的手,再三再四地称道“霸州李”真是名不虚传,并吩咐徒弟们不用再比试了。因为武术界把大杆子称为兵器之首,大杆子抖得起来,抖得精彩,就足见其功力高深,其他兵器便不在话下了。孙武师重新摆酒设宴,盛情款待“霸州李”。

孙武师虽然英雄自逞,有点霸气,但不失武林豪爽之气度。两人交谈到半夜,酒酣耳热时,李茂春就和他谈及武德的问题。李茂春强调高招绝技只宜用于自己抗敌,打击那些为非作歹的坏蛋、恶棍,不宜轻用,更不能用之武林朋友和江湖卖艺的穷苦同行身上。孙武师认为言之有理,并解释自己使用“鹰爪拳”主要是教训那些没有真正武功而欺世盗名之辈,不让那些人肮脏武林。孙开玩笑地说:“如若不是鹰爪拳,如何能把霸州李引来大连。”李茂春也未深究,两人总算投契。此后,孙武师留李茂春在孙家武馆教馆。

与西岗孙家武馆比邻的南岗还有一位武师,姓王名茂田,也是河北霸州人,听说“霸州李”到了大连,被孙寿文留在武馆教授武艺,便到西岗拜会乡亲,并邀请李茂春到南岗王家武馆便酌。孙、王两位武师,两家武馆,一南一西,堪称“两虎雄踞”,保持着武林义气,互不相争,李茂春很为赞赏。当王武师提出也要请他到南岗武馆教馆的要求时,李茂春也欣然允诺。经与孙、王两方商定,李茂春答应半月在孙武馆教练,半月到王武馆教练。李茂春拳术器械所长极多,功力深厚,教练认真,不保守,不存门户之见,因此要求拜师学艺的人很多。孙、王两位武师借此良机,联系了一些武林朋友,建立了“南山武术研究会”,对拳种、兵器等诸多技法开展研究,并且试图从理论上探讨五脏、六腑、呼吸、五官等与武功的关系。李茂春非常高兴,也肯于钻研。他在大连留居了几年,带出了几班徒弟,后来蜚声大连武术界的王小章(王茂田之子)、邓根立等都是“霸州李”的传人。(www.xing528.com)

孙武师对“霸州李”的武功、武德都敬佩不已,要求李茂春留在大连,替代他执掌武馆和“南山武术研究会”。虽然孙武师意诚情切,但李茂春拒绝了,并且很快便离开了大连。第一,他不愿取代孙、王两位武师在大连一带武林的地位;第二,李茂春觉得他不能不顾江湖义气,喧宾夺主。而更重要的是他早已不甘于平淡的教练生活,放弃不了闯荡江湖追求武艺的志向。因此,“霸州李”告别了大连和大连的武林朋友,继续漂泊。

李茂春离开大连到达营口。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营口辟为商埠,市面繁荣,南北客商水汇云集。南方的大宗丝绸、洋布杂货、陶瓷等由此进港,北方的大宗山货、药材、贵重皮毛、油料等由此出港,交易频繁。尤其是吉林、黑龙江各地客商到营口买货的极多。但由于贩途较远,且多有歹人出没,客商为行旅中银两、货物之安全,便请求镖行派人护运,因此营口镖行生意兴隆。

李茂春刚到营口,当地的大镖局——日升镖局就来敦聘。他第一次“走镖”是为日升押送一大批银两和南货,由营口到满州里。日升镖局虽然很有名望,也拥有几位身手高强的镖师,但走北路的镖也感棘手。因为,过了长春就有强梁马胡子出没,镖局曾多次出事故。当时关外绿林中出了一位名叫黄占英的马贼,经常夺镖伤人,有的镖行不肯轻易接北路的镖。日升的镖头将这些情况告诉李茂春,李茂春心里想,终不能叫一个黄占英坏了这一带的商贾交易。于是他押着几十辆镖车由营口出发,经长春朝海拉尔方向进发。李茂春一行一路上风餐露宿,行至伊尔炧、牙克石一带强梁出没的地方,武士们按照“镖蹚子”的规矩,吆喝几声,遇到小小的对手,给点酒钱,打个招呼,也就平安通过了。眼看闯过海拉尔就到满州里了,但行至三门屯的时候,黄占英出来了。李茂春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命令将镖车一辆一辆摆成锯齿形斜横在道上,其他人保护好镖车,他自己骑着马带着刀迎上前去。黄占英骑在马上,威风凛凛,紧跟在马后的一班人,也都握着刀矛,气势汹汹。黄占英朝着李茂春喊道:“是留下镖车,还是比试一下?”李茂春也喊着回答:“李某若是输了,镖车任你拉走!”于是,两人就在马上交起手来。黄占英使一杆长枪,李茂春使双刀,几个回合,不分高低,当二马错镫的时候,李茂春身手灵活,用一着“地躺刀”,砍在黄占英的马腿上,马失前蹄,黄占英当即摔到马下。如果李茂春再砍一刀,便结果了对方的性命。可是李茂春放下刀,要扶起黄占英,黄占英不肯起来,仰面对李茂春说:“给我一刀吧!”李茂春懂得对方“栽”得太狠了,死也想挣个面子。于是对黄说:“天下把式是一家,我为什么要伤你?请起吧!”李茂春请黄占英放镖车过屯,黄占英不肯,招呼手下人去推镖车,一定要请“霸州李”到屯子里歇脚、用饭。在杯酒言和时,黄占英讲述了自己被逼上梁山当马胡子的经过,还说了一番杀富济贫的话,并且说:镖师担风险吃辛苦,所保之镖,有哪一宗是穷人的?临走时,黄占英亲送“霸州李”的镖车过了三门屯,并且很仗义地说:“今后只要插霸州李的镖车过境,黄占英退避千里!”然而,这一趟镖是李茂春生平的第一趟,也是最后的一趟。从满州里返回营口,日升的镖头虽然给予李茂春极高的礼遇,但是他还是毅然离开了镖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