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美国留学,毕业典礼与家庭的距离

我的美国留学,毕业典礼与家庭的距离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文答辩完没多久,就是隆重的毕业典礼暨“刑满释放”仪式了。来美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是他们这辈子出门最远的一次。父母在的时候,我经常因为他们把过度节俭的生活方式带到美国来而生气甚至光火。这个季节,好像有很多同龄老人来美国见证子女的毕业仪式,想必也有很多家庭两代人之间也正在跟我一样承受着这些“不可承受之轻”。

我的美国留学,毕业典礼与家庭的距离

三年多以来,只要时间来得及,我都会在上课前去学校旁边的美食广场吃点东西,大部分时间会去那位慈祥的泰国嫲嫲开的Taste of Bangkok泰餐厅,而且每次都忍不住点性价比很高的炸全鱼。

总是化着得体的淡妆,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泰国嫲嫲,每次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都会在收拾桌子的时候特意绕到我身边,用无比温柔的泰式英语关切地问一声:“You nee(d)more ri(ce)?It free.”(“你还需要添饭吗?是免费的。”)想想今天可能是最后一次吃她炸的金灿灿、酥脆脆的非洲鲫鱼了,心中难免升起一丝不舍,希望它给我带来好运气,顺利通过答辩。

按规矩,每位博士候选人在论文答辩环节必须邀请三位评审。除了自己的导师之外,必须一位是教育学院的,另一位可以不是,只要他有博士学历,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即可。三位老师坐成一排,他们都知道这三年中我克服常人不能想象的困难完成学业,眉眼里都是满满的慈爱和鼓励,提出的问题也都是建设性的。

握手谢别每一位教授,从教室走出来,暮色已深,天空是中学时用的蓝黑墨水的颜色。整整三年,每两周飞越一次南北加州,完全没有周末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本以为自己会激动,结果却发现自己的心情平静得如未名湖的一池春水,无皱无痕,只想快点回家,呷一口小酒,睡个饱觉——我已经爱上这个宠辱不惊的年纪。

论文答辩完没多久,就是隆重的毕业典礼暨“刑满释放”仪式了。按规矩,每位学生只能领到六张观礼劵,我把同学用不完的七拼八凑都要来了,因为我的父母以及山鸡村十七位父老乡亲组成的豪华阵容亲友团要来给我捧场。

村上春树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是他们的善意和爱,驱走了我们内心的寒冷。让我们撑过无数个难熬的日子,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虽然我还不够优秀,没有机会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学生致辞,但如果有的话,我会对山鸡村的父老乡亲说以上这段话。同时我还会对我的爸妈说:

“感谢你们给了我你们能给我的一切,也给了我你们自己不曾有的一切。正因为你们的有所不能,才给了我一生奋斗的目标,和在困苦面前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有人说农民用这三句话培养孩子:

(1)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

(2)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

(3)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

而城里人用另三句话培养孩子:

(1)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爸爸妈妈来办;

(2)宝贝,记住不能吃亏;

(3)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

我很欣慰也很庆幸,因为虽然我在上海长大,但老实巴交的父母和目不识丁的亲婆恰恰用农民的方式养育了我,让我没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迷失自己,也没有让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毁掉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我离家的十几年里,妈妈把我书架上的藏书几乎读了一遍。我本来不知道,直到有一次她给我写信时引用了泰戈尔。这对于没机会好好读书的她是不容易的,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妈妈每隔几个月就会写信给我,不舍得买信纸,经常会写在一些乱七八糟的纸片上。每次都拉拉杂杂写到纸的最尽头,好像监狱里的政治犯一样生怕浪费了一点点空白。

去了美国后,妈妈没办法再寄信给我了,但每次从中国回来,我都会在行李箱的某一个角落或一个我坚持说不要的枕套里,翻出一张字迹熟悉的字条,翻来覆去还是那几句吃饱穿暖的话,就像萧红当年反复提醒萧军买个软一点的枕头。妈妈是有一级残疾证的高度近视,随年纪渐长,字迹越来越不易辨识,只有那份拳拳母爱随岁月流逝而日益深厚。(www.xing528.com)

虽然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每次回国,父母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节俭,让我觉得又心疼、又好笑,又生气、又毫无办法。爸爸会花几毛钱买回一大捆极老的芹菜,让妈妈花足足两个小时掐出嫩的可食部分;马桶坏了故意不修,然后名正言顺地用洗脸水、洗菜水冲;老爸自作聪明地认为如果水龙头一滴滴地渗水,水表就不会转,于是又听到了那伴随我长大的彻夜的滴水声……

来美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是他们这辈子出门最远的一次。我提心吊胆地遥控他们申请签证、办登机手续、过海关,终于在机场看见他们互相搀扶着东张西望地在人群中寻找我的时候,我哽咽了。他俩在美国待了一个月,去了很多地方,用光了他们这辈子攒的下馆子的配额,吃了各种他们绝对不可能去买来吃的奇怪食物。

父母在的时候,我经常因为他们把过度节俭的生活方式带到美国来而生气甚至光火。反过来,他们也没多认可我的生活方式,一刻不停地唠叨:我的房间家具太少,喝冰水对胃不好,开车不能打手机,抽烟有害健康,睡觉不穿衣服会得风湿,烘干机太浪费电应该晾晒……

为了避免争执,我给他们报了东海岸的华人旅行团。这个季节,好像有很多同龄老人来美国见证子女的毕业仪式,想必也有很多家庭两代人之间也正在跟我一样承受着这些“不可承受之轻”。同龄老人在一起,应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吧,互相倾诉一下也好。

一个月,说短也长,说长也短,直到把他们带到“送客止步”的安检门前,我才真正仔细地看了看父母,他们确实真的一发不可收拾地衰老了。平常总是埋怨他们翻来覆去唠叨那几句“吃多点,穿暖点”完全没有时代感的话,直到分手的刹那,才发现自己也是词穷。哽咽中挤出也已说了千百遍的毫无创意的那几个字:“你们嫑再省了。”等他们的身影在安检的人流中越变越小最终消失后,我的泪水才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后悔自己做得太少,跟他们说话太少,陪他们时间太少,对他们耐心太少。

为了补偿自己这三年的非人生活,我约了两个密友,参加了一个加勒比海的嘉年华邮轮旅行。船上的工人每天都会把浴巾折成可爱的海洋动物形状,费尽心思来讨好游客。在海上整整八天,每天睁开眼就吃,吃饱了躺在甲板上晒太阳,晒饿了再吃,吃累了打个盹,醒过来去看表演、听笑话,听困了就睡,睡醒了再吃。我没有更好的词去形容,就是猪一样的生活。船上的晚餐很有档次,除了有高品质的餐巾桌布、每天都更换的整套菜单,还有侍者脸上永远挂着的职业微笑。不过船上的酒超级贵,后悔自己没带点。

八天的邮轮生活,让我思考出几个关于游轮文化的结论,发现与我的世界观有严重的冲突:

第一:贪欲无限。

在游轮上,人性中的贪婪暴露无遗。当一切资源变得无限量的时候,人很难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且,为了进一步刺激这种无节制的贪欲,船上还时常组织没天理的吃冰激凌和吃热狗比赛,而且多是老人和小孩参加。谁也没想到,最后的冠军竟是一个蒙面的穆斯林妇女

第二:奢靡浪费。

因东西不需要额外付费,于是人性中另一种破坏性——浪费也展露出来。就像自己年轻时吃自助餐,非要饿到头晕进去,撑到难受才出来,想想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实在愚蠢而罪恶。

第三:重量轻质。

从商家角度出发,从运营成本考量,还有一套邪恶的逻辑:首先,船票不能标价太高,至少不能比竞争对手高,以保证全部卖光。不满舱运营会造成人均成本提升;其次,为让顾客满意,又节省成本,商家二十四小时提供大量廉价的碳酸饮料和垃圾食品。

第四:有损健康。

除了这些图一时口腹之快而增加肝、肾负担的食物,安逸的环境也会让人变懒。虽然船上也有泳池健身房,但据我观察,如果没有从小养成的运动习惯,在脚边的躺椅和远处的健身房之间,你的大脑会成功贿赂你的腿,并会帮你毫不犹豫地舍远求近。

第五:影响心态。

偶尔吃几顿霸道美食,睡几个顺心懒觉,犒劳一下自己的胃和疲乏的身体,其实无可厚非,但很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尤其是过早地让孩子接触这样的环境和它所代表的文化,会不懂珍惜和感恩。

所以,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并没有缺吃少穿、营养不良;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希望给下一代,给那些没有我们那么幸运的人留点资源——那就和我一起抵制这种游轮文化,开始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以及一切地球馈赠的资源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