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IM技术与GIS结合,提高场地分析精度

BIM技术与GIS结合,提高场地分析精度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场地分析,就是确定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外观,建立建筑物与周围景观联系的过程。而BIM技术,则是通过与另外一项技术的结合,大幅度提高场地分析工作的精度,那就是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名叫做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还是拿前文讲述的传统场地分析中的日照分析来举例,通过精确的BIM系统和GIS系统,不仅可以精确地分析整幢建筑甚至是精确到每一个房间的日照情况,还可以动态地分析一年甚至每一天各个时间段的日照情况。

BIM技术与GIS结合,提高场地分析精度

所谓场地分析,就是确定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外观,建立建筑物与周围景观联系的过程。

在整个项目的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场地的地貌、植被、气候等条件,还需要考虑建筑周边的交通流线、街道布局和建筑的采光等问题。

传统的场地规划,由于缺少数据,就会存在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反映真实场景等问题,在这一个层面一旦发生了偏差,就会在建筑建成后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拿采光来举例,传统的场地规划是存在于规划师的头脑中的,只能是用手绘的方式来表达。这个表达对建筑场地环境的分析精度显然是不够高的,至少,它的精度不能具体到房间。

而BIM技术,则是通过与另外一项技术的结合,大幅度提高场地分析工作的精度,那就是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名叫做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BIM技术是专门处理建筑内部信息的,它的缺点是虽然内部信息非常完善,但它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它的天际线、控高和光照,这些东西是不是满足规划的一些要求,这些信息以及这些相关的内容,只通过BIM数据是无法知道的。

而GIS技术,是专门管理空间地理中的信息的,它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关注整个世界。但是对于空间地理中的一幢建筑来讲,可能需要知道内部结构是什么?门在哪里?人流怎样疏散?但是,GIS上没有这个数据。(www.xing528.com)

建筑内部和建筑外部信息的结合点,也就是BIM和GIS技术的结合点。

由于这两者的数据精度都很高,那么在前期规划的时候,BIM可以通过数据交换取得GIS中的信息,精确地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还是拿前文讲述的传统场地分析中的日照分析来举例,通过精确的BIM系统和GIS系统,不仅可以精确地分析整幢建筑甚至是精确到每一个房间的日照情况,还可以动态地分析一年甚至每一天各个时间段的日照情况。

而在模型完成后,BIM可以把自己的数据传递到GIS系统中去,弥补GIS系统的缺陷。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的修建,BIM和GIS的结合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管网系统将不再是独立于地理系统的建筑内部数据,它必须与建筑所在的地形和地貌结合到一起,才能实现真正能够实施的设计和建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