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绿色建筑及工业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界定

教育绿色建筑及工业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界定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由于地域、观念、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对绿色建筑的准确定义达成普遍共识。基于上述内涵,有人将绿色建筑称为环保建筑、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发展建筑等。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是从上述三个基本内涵出发,给出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教育绿色建筑及工业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界定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

根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给的定义,我们可以把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理解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是指包括建筑的物料生产、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回用和处理的全过程。

一方面,由于地域、观念、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对绿色建筑的准确定义达成普遍共识。另一方面,由于绿色建筑所践行的是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其内涵和外延是极其丰富的,而且是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发展的,没有穷尽的,因而追寻一个所谓世界公认的绿色建筑概念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事实上,和其他许多概念一样,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绿色建筑的本质特征,现实也正是如此。当然,有一些基本的内涵是举世公认的。

(二)绿色建筑的类型及特征

1.提倡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人类因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使之置于生态恢复和再造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通常把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叫作节能建筑。这就是说,绿色建筑同时要求是节能建筑,但节能建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绿色建筑。

2.健康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www.xing528.com)

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建筑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3.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与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内涵,有人将绿色建筑称为环保建筑、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发展建筑等。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是从上述三个基本内涵出发,给出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

因此,我们所理解的绿色建筑实际上是人们构建的一种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供人安居的多元绿色化物性载体。绿色建筑之所以不同于传统建筑,关键在于它强调的是,建筑物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和单纯的建筑本体自身,而是一个全面、全程、全方位、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多元绿色化物性载体,也就是将一个传统的孤立、静止、单纯和片面的建筑概念变为一个现代的关联、动态、多元和复合的绿色建筑概念。这与传统建筑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不是定义的文字游戏,而是人类对建筑本质的认识在质上的飞跃。离开了建筑的绿色化本质要求来孤立、静止和片面地讨论建筑本体自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不注重甚至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

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地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发展绿色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是人类对建筑本质认识的理性把握,是人类对建筑所持有的一种新的系统理论和主张。我们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建筑物内度过的,每一个人无一例外都或多或少与建筑物有着千丝万缕和密不可分的联系,更不用说从业于建筑和房地产业相关领域作的人们了。因此,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在绿色建筑这面旗帜的指引下,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建设之路,世世代代共创幸福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