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规划与执行能力,促进非洲城市发展

提升规划与执行能力,促进非洲城市发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非洲,在经济发展压力大、人口膨胀、多重文化混杂以及复杂的国家和城市社会关系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城市规划和执行规划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因此,非洲各国的规划编制和执行力非常差,导致城市规划形同虚设。其次,各级政府和民众应强化规划意识,建立规划有效的实施和监督机制。

提升规划与执行能力,促进非洲城市发展

非洲各国不但要向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更要向成功的中国模式学习。当今非洲,在经济发展压力大、人口膨胀、多重文化混杂以及复杂的国家和城市社会关系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城市规划和执行规划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虽然西方将一整套“民主制度”强加到非洲(如民主、廉洁而高效的官僚体系和司法体系、保护私有财产等),但这些制度中的绝大多数与非洲各国的国情格格不入。一个核心的问题是,非洲各国在经济尚没有起飞时,就大都实行了分散化的民主体制,这导致非洲各国在自我传统国情的约束之下,决策和执行效率极低。

就规划领域而言:一方面,非洲各国照搬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民主制度,但很多相关配套机制却未建立起来。例如,基于民主体制的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导致一个项目的实施往往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团结协作,无法像中国那样由各级政府间高度统一地推动规划(王骏等,2010)。而且,规划的变更复杂性很高,即一旦规划方案公布,有关用地面积、建设量、住宅总量、就业岗位等会及时公布,必须具有明确、信服的理由,并因循有关法律程序,耗时较长(王骏等,2010)。另一方面,非洲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不同。非洲国家独立之后,传统的封建部族所有制仍然是广大农村经济最广泛的制度基础。在这种传统制度之下,一个家庭所耕种的土地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允许出售的。土地私有制使得政府没有足够的权力来运作土地流转、控制土地开发。土地交易往往在私人之间进行,政府无法在土地升值中获取利益、筹集资金、进行开发建设,无法套用中国的新城建设模式(王骏等,2010)。但与此同时,在非洲的开发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比中国高,因为非洲整体的工业、加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基本设备、必要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队伍,加上相对超前的劳动法保护等诸多因素,使得在非洲开发区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远远高于中国,有些方面甚至高达数十倍(王骏等,2010)。因此,非洲各国的规划编制执行力非常差,导致城市规划形同虚设。

非洲大部分城市的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王骏等,2010),应从下列领域加以改进:首先,有效解决城市规划教育和城市规划人才的紧缺难题。在非洲前100名的大学中,有城市规划专业的大学约有19所(不完全统计),而且,这些大学还主要分布在埃及、南非等国家。加纳全国24所国家认可的大学里,只有克瓦米·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科技大学设有规划专业,在其166个大都市区中只有61个设有规划部门。城市规划人才的紧缺意味着很多非洲国家缺少城市规划这个工具的重要调控作用(王骏等,2010)。其次,各级政府和民众应强化规划意识,建立规划有效的实施和监督机制。非洲(除了少数国家,如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并不具有强有力的规划传统,公众和政府的规划意识很淡薄。决策者对书面规划理解不够以及各相关利益者在城市发展中对实施过程认识不足,使规划成为一种设计工具,而其政策性、管理职能和调控功能被忽略了(王骏等,2010)。非洲一般城市的规划中应设立更高层次的监督,约束利益相关者的组织、项目资金等方面,提高规划的执行效率。最后,逐步增强规划的执行力。非洲的非正规经济比例达到了70%,非洲国家中对城市真正有影响力的人似乎都在非正规部门,规划在开始实施之前就被彻底废弃,极少有充足的空间或意志去实施或去规范规划(王骏等,2010)。因此,只有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升正规部门比例,才能彻底摆脱这个非正规部门的影响。(www.xing528.com)

非洲新城规划适宜采取“公共交通先行,跳开老城开发新城,新老区共同发展”的模式,如可采取“轴向生长、自我滚动”和“模块系统、精明发展”的策略(苏运升等,2010),如安哥拉的罗安达新城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