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职业规划: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区别

大学生职业规划: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区别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三)社会权利不同1.学生角色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学生角色强调对知识的输入、吸收与接纳,对知识的输出和运用强调较少。因此,职业角色对毕业生的独立性与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职业规划: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区别

大学毕业生到职业者,其完成变化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角色性质的变化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生涯的转折。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责任不同

1.学生角色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使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学习、探索为主要任务,整个角色过程是一个受教育、储备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学生角色履行得如何,主要与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能力培养的程度有关。

2.职业角色

以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或技能去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完成某项工作,并通过对工作对象的履行情况来体现。作为职业人,必须适应社会,服从领导和管理,适应上级的管理风格,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必须承担成本和风险责任及相应的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履行得如何,不仅影响个人声誉,还会影响到单位和行业的声誉。

(二)社会规范不同

1.学生角色

主要反映在国家制定的《大学生行为准则》和各学校制定的《大学生手册》之中,告诉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发展等。因为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在违反角色规范时,主要还是以教育帮助为主。

2.职业角色

对职业角色的规范因职业的不同而不同,相较于学生角色而言更严格,违背了就要承担责任。

(三)社会权利不同

1.学生角色

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学生角色强调对知识的输入、吸收与接纳,对知识的输出和运用强调较少。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变活动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输出和创造性地发挥,就会感到工作难以适应。

2.职业角色

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向外界提供自己的劳动,即运用和输出、应用与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向外界提供专业的服务。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发挥水平,并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取得报酬。(www.xing528.com)

(四)面对的环境不同

1.学生角色

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的简单而安静的生活方式,单纯而简单的校园文化气氛,学习时间可弹性安排,少许逃课也没人管,有较长的节假休息日,教学大纲提供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学术上可师生讨论甚至争论,规定的时间完成布置的作业或工作即可。

2.职业角色

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快速的生活节奏、紧张的工作和加班,在单位里,规定了上下班时间,不能迟到早退,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很少,工作任务急而重;老板通常对讨论不感兴趣,多数老板比较独断;待职工不一定很公平;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要完成上司或老板下达的具体而又实在的工作任务等。

(五)对独立性与自我管理的要求不同

1.学生角色

学校的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实行统一的作息制度,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行为规范,学生违反了纪律要受到惩罚,因此许多学生对学校管理形成了依赖心理。此外,学生在校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家庭支持。

2.职业角色

单位只在工作时间对员工提出要求,其他时间主要由员工自行支配,没有统一严格的方式来管理约束。家庭和社会期望毕业生不仅在经济上独立,而且在心理及其他方面也能独立。因此,职业角色对毕业生的独立性与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人际关系不同

1.学生角色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主要取决于学生本身,竞争只是促进学习的手段,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利益,因此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比较简单的。

2.职业角色

成为职业人员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竞争的胜败直接关系到利益的分配,由此决定了职业人员间的关系是相对复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