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间管理倾向在幸福密码中的重要性

时间管理倾向在幸福密码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管理上的人格特征被称为时间管理倾向,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Macan认为时间管理倾向于性别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善于时间管理。人们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都受制于对时间的知觉和对时间的管理。

时间管理倾向在幸福密码中的重要性

“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我们都知道时间的珍贵。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论伟大的人还是普通平庸的人,一天都是24小时,不多一秒不少一秒。不会因为你富有,你的时间就多;也不会因为你贫穷,你的时间就少。它公平对待每一个人,而且逝去就不可复得。

在相同的时间内,有的青年能事半功倍,有的青年则拖拖拉拉,完成度很低。究其原因,就是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不同,导致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青少年要想成才,就必须学会时间管理,做时间的主人。

大学生处于青年早期这一时期,是增长知识和能力的关键时期,要提升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技能,促进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

时间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合理分配及利用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做事更有效率,效能更高。在时间管理上,每个人都有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这种态度和观念又会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上。时间管理上的人格特征被称为时间管理倾向,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时间的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认知和态度;时间监控观是个体运用和监控时间的能力;时间的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预期和信念

Macan(1990)认为时间管理倾向于性别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善于时间管理。赵维燕(2012)等研究发现,性别在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价值感上存在差异,男生时间观念不如女生好。康丽君(2018)在研究幼儿专注力时发现,男孩的注意力分散行为明显多于女孩。

1.时间管理倾向与人格特征(www.xing528.com)

时间知觉方面研究专家黄希庭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A型人格的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的总得分和在时间价值感、监控感、效能感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B型人格的大学生。A型人格有时间的紧迫感,善于利用时间,发挥时间的最大效能,成功的经验更多。但值得注意的是,A型人格在时间上的态度和行为是带有强烈的紧迫感的,这种紧迫感会带给有机体紧张感,长期持续这种紧张状态对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2.时间管理与幸福感

邓凌(1995)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都与抑郁呈负相关。王丽平(2007)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发现:能合理支配时间的员工,在工作生活中更有计划,更容易体验到成功感,有助于健康水平的提高。

善于驾驭时间,有效管理时间的人能够快速高效完成任务,有着积极的自我评价;相反,不善于驾驭时间,不能有效利用规划时间的人,总是行色匆匆,总在拼命做事,但却完成效果不好,甚至总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自己也有着消极的自我评价。前者生活质量高,闲暇时间充裕,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后者生活质量不高,总是牺牲学习工作之余的时间去完成任务,生活单调,缺乏乐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时间管理量表上得分越高,时间管理能力越强,学业成绩越好;反之亦然。

人们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都受制于对时间的知觉和对时间的管理。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缓解工作、学习、生活压力,时间效能感越强,正性情绪越多;时间效能感越低,负性情绪越多。时间管理能力强的青年大学生个体能够更好地规划、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相信自己能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体验到更多的掌控感、成就感,主观幸福感就比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