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太乙宫:梦粱录中的太乙宫建造及仪祀规格遵行

西太乙宫:梦粱录中的太乙宫建造及仪祀规格遵行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西太乙宫,在西湖孤山。淳祐间,太史奏太乙①临梁、益,请用天圣故事,于国城西南别建新宫,以顺方向。凡宫之事仪,四立祀典,皆如东太乙例遵行。淳祐年间,太史局奏称太乙神巡行至梁州、益州分野,请求沿用仁宗天圣年间的旧制,在京城西南另外新建太乙宫,以顺应太乙神所在的方位。凡宫内诸项事宜,四立时祭祀的规格,都按照东太乙宫的旧例遵行。

西太乙宫:梦粱录中的太乙宫建造及仪祀规格遵行

原文

西太乙宫,在西湖孤山。淳祐间,太史奏太乙临梁、益,请用天圣故事,于国城西南别建新宫,以顺方向。于是择八角镇地,建宫奉安,遂析延祥观地为宫,以凉堂建正殿,匾曰“黄庭之殿”,殿门匾曰“景福之门”,安奉太乙十神帝像。东有延祥殿,以备临幸,其外匾曰“福祥之门”。凡宫之事仪,四立祀典,皆如东太乙例遵行。咸淳间,以德辉堂为元命殿,明应堂为太皇元命殿。迎真殿在宫之右,有斋者二,曰通真、养素。宫中旧有陈朝桧,至今七百五十余年矣。苏东坡尝为僧志诠作诗以记。侧有小亭,孝庙宸翰,其诗石刻于亭下曰:“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忽惊华表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注释

①太乙:星名,又称北极星,即帝星。(www.xing528.com)

②苏东坡尝为僧志诠作诗以记:苏轼《孤山二咏并引》云:“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时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以下孝宗御书即苏轼诗。

译文

西太乙宫,在西湖孤山附近。淳祐年间,太史局奏称太乙神巡行至梁州、益州分野,请求沿用仁宗天圣年间的旧制,在京城西南另外新建太乙宫,以顺应太乙神所在的方位。于是在八角镇选地,建宫供奉。于是分出延祥观地建太乙宫,以原凉堂建正殿,匾额曰“黄庭之殿”,殿门匾额曰“景福之门”,供奉安置太乙十神帝像。东面有延祥殿,以备皇上临幸时居住,外面的匾额曰“福祥之门”。凡宫内诸项事宜,四立时祭祀的规格,都按照东太乙宫的旧例遵行。咸淳年间,改德辉堂为元命殿,明应堂为太皇元命殿。迎真殿宫的右面,有二斋,分别是通真斋、养素斋。宫中过去有一棵陈朝时的老桧树,至今已七百五十余年。苏东坡曾为僧志诠作诗,记载过此树。桧树旁边有小亭,孝宗御书苏轼诗刻在亭下的石头上,曰:“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忽惊华表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