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院四辖:唐朝政务机构的职能与防腐策略

六院四辖:唐朝政务机构的职能与防腐策略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四方之计籍上于大农,则逆其会。注释①登闻检院、鼓院:唐武则天垂拱年间置匦院,又称“匦使院”,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都进奏院,在朝天门外,职掌朝廷与地方传送事务,以节制管辖诸道,传递官兵,其职与《周礼》所记的“行夫”近同。然而两界监官的官舍,不得靠近本院,或与其邻墙并壁,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贪污舞弊。

六院四辖:唐朝政务机构的职能与防腐策略

原文

登闻检院、鼓院,始建于和宁,继移于丽正左右阙庭(“庭”作“亭”)之南。左检院,右鼓院。按唐旧制,设四匦以通下情,名曰崇仁,司谏申明,招贤遵体,以使四方贤才,便其上达。

都进奏院,在朝天门外,掌邦国传送之事,以钤辖诸道,传递官兵,则《周官》行夫其职也。

官告院,在部门之北。士大夫自一命以上,至于公卿王爵;军卒一资以上,至于节钺,告命皆隶院给之。如文则吏部,武则兵部。宗戚及命妇,司封属之;考校勋绩,司勋掌之,凡四司,皆集本部出诰耳。元丰改制,俱悉吏部行文武告命钞,而蕃官隶兵部。自后皆归吏部右选。

文思院,在北桥东。京都旧制,监官分两界:曰上界,造金银珠玉;曰下界,造铜铁竹木杂料。然两界监官廨舍,毋得近本院邻墙并壁居,所以防弊欺也。但金银犀玉工巧之制,彩绘装钿之饰,若舆辇法物器具等皆隶焉。

诸司诸军粮料院,在洋沙坑七官宅废屋。诸司诸军察计院,在保民坊内旧马军教场基置院。且如粮料院者,乃诸司诸军仰上之禄均也,尤不可不严,设官置吏,欲其专心致意,支拨无差失。

审计院者,自宫禁朝廷百僚以下,至于内侍御士,及于诸军兵卒,凡赋禄者,以式法审其名数。而其辟召者,惟郊礼赐缗已。乃审禄有疑予,则诏以法。凡四方之计籍上于大农,则逆其会。凡有司议调度会赋,出则诹焉。

注释

①登闻检院、鼓院:唐武则天垂拱年间置匦院,又称“匦使院”,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分类投匦。北宋初年,改为登闻检院和登闻鼓院,掌接受文武官员及士民章奏表疏。

②进奏院:地方官员到京城朝见皇帝或办理其他事务的寓所,负责向朝廷汇报地方情况,呈递地方表文,又回地方传达朝廷诏令、文牒。

③行夫:《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行夫,设下士三十二人及府、史、胥、徒等人员,掌传达邦国福庆丧荒事件时的王命。行人出使时,作为随员出行。

④一命:周代官阶自一命至九命,后以一命代指卑微的官职。

⑤一资:比喻极低的官职。

⑥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予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⑦告命:诰命,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

⑧审计院:此指诸司诸军审计司。

⑨诹(zōu):一起商量事情。

译文

登闻检院、登闻鼓院,最初都建于和宁门下,后来移置于丽正门左右阙庭(“庭”作“亭”)的南面。左边是检院,右边是鼓院。本朝遵循唐朝旧制,设置四个匦院以了解下情,名曰崇仁,掌劝谏进言,申冤辩诬,招纳贤才,以遵大体,以招揽四方贤才,使其能上达天听。

都进奏院,在朝天门外,职掌朝廷与地方传送事务,以节制管辖诸道,传递官兵,其职与《周礼》所记的“行夫”近同。

官告院,在部门的北面。士大夫自一命以上,直到公卿王爵;军卒自一资以上,直到接受节钺,其诰命皆由官告院颁给。文臣用吏部印,武臣用兵部印,皇室宗亲用司封印,考核加勋用司封印,一共四司,都集于本部出诰命。元丰改制后,文武官员的诰命都由吏部颁行,而蕃官则由兵部颁行。此后又都归吏部右选颁行。(www.xing528.com)

文思院,在北桥的东面。按照东都汴京的旧制,监官分为两界,上界制造金银珠玉,下界制造铜铁竹木杂料。然而两界监官的官舍,不得靠近本院,或与其邻墙并壁,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贪污舞弊。精巧的金银犀玉器物的制作,彩绘装钿等装饰,以及舆辇法物器具制作都由文思院负责。

诸司诸军粮料院,在洋沙坑七官宅废屋旧址上建置。诸司诸军察计院,在保民坊内旧马军教场基址上建置。像粮料院这样的官署,是诸司诸军蒙受皇上俸禄之所,不可不严,设置官吏,令其专心致志于自己的职责,拨给粮饷没有差池。

诸司诸军审计司,从宫禁朝廷百官以下,直到内侍和御前军士,以及诸军的兵卒,凡有俸禄者,都根据标准审定其数目。而高级官员辟召的僚属,只在郊礼时赐钱而已。审定的俸禄若有疑问,根据法律来决断。凡四方的计籍呈送给大司农,审计司也参与审核讨论。有关部门商议调度赋税,审计司也参与商讨。

原文

榷货务都茶场,在通江桥东。盖国初循唐制,旧以九路之漕,自达于淮,去则货茶,回则转盐,诸路留而庾之,官纳钞引,以便商贾。但钞引之法通行,则设官专职主之。课衍事繁,官曹之选,于斯重矣。

杂买务、杂卖场,在榷货务内。唐制谓之宫“市”,宋初为“市买司”,太平兴国年,方更名“杂买务”。奉禁中买卖,而平其直。南渡后,合局于此。凡宫禁月料,朝省纸札,文思制造,和剂修合,封桩所积,编估以时其直,打套以籍其数,而就售焉。又置提辖,以总其务耳。

左藏库,有东西二库,在清湖桥,又韩蕲王所献赐第基建库。东库则掌币帛之属,西库则掌金银泉券彩纩之属。盖朝廷用度,多靡于赡兵。蜀、湖之饷,江、淮之赋,则归于四总领,饷诸屯军。则东西两库,岁入绢计者率百四十万,以缗计之率一千万,给遣大军,居什之七;宫禁百司禄赐裁三。有非泛浩繁之费,则请于朝,往往出内帑封桩,以补其阙耳。

封桩上库,在三省大门内。封桩下库,在左藏库中门。安边太平库,在下库南。盖封桩上库,肇于孝庙之时,以备缓急支拨。又徙户部钱物隶本所,则有上下库之别。上库窠名者曰折帛,总制增盐三分,盐袋增额,不排办人使。下库窠名者曰煮酒、酒息、营田、盐场、芦柴、坍江、沙田额、五厘关子,为数至火。中因文移,缓弊罅多,诸郡纲额,亏数甚矣哉。

注释

①榷货务都茶场:主管茶盐等事务的重要机构,其主要职能为给卖茶引。

②庾:储存水路转运粮食的仓库。此指储存。

③钞引:宋代茶、盐、矾等物的生产运销由政府管制,政府发给特许商人支领和运销这类产品的证券,名“茶引”“盐引”“矾引”,统称“钞引”。

④泉:古代钱币的名称。纩:丝棉。

⑤四总领:南宋初期建有四川、湖广、淮东、淮西四个总领所,负责提供御前诸军各都统司的军需财赋。《咸淳临安志》:“四蜀、湖广、江淮之赋,类归四总领所,以饷诸屯。其送京者,殆亡几,唯闽浙悉输焉。”

⑥文移:文书。代指政令。

译文

榷货务都茶场,在通江桥的东面。本朝遵循唐朝旧制,过去以九路之漕运,自达于淮河一带,去时运茶,回时带盐,诸路将其留存在仓库中,朝廷则收纳钞引,以便于商贾交易。但钞引之法的通行,则要设专职官员主管。其审核事务特别繁杂,因此官曹的选任就特别重要了。

杂买务、杂卖场,都在榷货务内。唐朝称之为“宫市”,宋朝初年为“市买司”,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才更名为“杂买务”。主管皇宫中买卖,而避免宫中直接向行铺征购。南渡之后,合局置于此。凡宫中每月所用的物资,朝廷省院所需的纸张,文思院制造的器物,和剂局配制的药品,封桩所积的财物,编估局估算其价值,打套局登记其数目,然后进行买卖。有设置提辖官,总管各项事务。

左藏库,有东西二库,在清湖桥,是在蕲王韩世忠后人所献赐第的基址上建置的。东库掌管钱币布帛之类,西库掌管金银泉券及彩纩之类。朝廷的用度,多在供给军队上靡费,四川、湖广的粮饷,江、淮的贡赋,则归于四个总领所,给诸地屯驻军队发放粮饷。东西两库的收入,以绢计有大概有一百四十万,以钱计大概有一千万,其中有十分之七分发为军队,宫中百司的俸禄及赏赐又裁去十分之三。有时会有不是很巨大的花费,则向朝廷请求拨给钱财,往往拿出封桩库中皇帝的私财,以补其缺空。

封桩上库,在三省大门内。封桩下库,在左藏库中门。安边太平库,在下库南面。封桩上库,始置孝宗之时,以备缓急时支拨。又调出户部的钱物隶属本所,于是有上下库之别。上库的窠名叫折帛、总制、增盐、三分盐袋、增额,不派人管理。下库的窠名叫煮酒、酒息、营田、盐场、芦柴、坍江、沙田额、五厘关子,为数甚多。后因政策的变动,暴露出各种弊端和缺漏,诸郡所贡献的数额,亏空非常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