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史:罗马天主教士在中国的历史

元史:罗马天主教士在中国的历史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马天主教是在至元三十年左右,由约翰·孟德·科儿维诺传入大都的。当时,在大都的阿兰人、斡罗思人、钦察人,都是天主教的支持和信奉者。孟德·科儿维诺在致教皇的信中竭力请求增派教士来中国。1307年七月,教皇任孟德·科儿维诺为大都大主教和全东方之总主教,并派遣了格拉德、彼列格林、安德烈以及其他四名教士前来中国。1311年,教皇还增派三名教士前来,他们的行踪不详。随着元朝的灭亡,天主教在中国的流行已不见于记载。

元史:罗马天主教士在中国的历史

唐朝前期,基督教的一派聂思脱里派(景教)曾在中国流行,唐武宗时被禁绝。从11世纪开始,景教又在我国西北及北方少数民族中广泛传播,克烈、汪古等部都是信奉景教的部族。在蒙古国时期,景教徒在汗庭十分活跃。拖雷之妻、忽必烈的生母唆鲁禾帖尼就是当时最著名的景教徒。元朝时期,在大都地区,景教徒的势力相当大,据说其人数超过三万人。

罗马天主教是在至元三十年(1293年)左右,由约翰·孟德·科儿维诺(Johnof Monte Corvino)传入大都的。孟德·科儿维诺是方济各会修士,长期在东方从事传教工作。1291年,他离开伊利汗国都帖必力思,经历印度,泛海来到大都,在景教徒的歧视与陷害中,艰难地从事传教工作。另一位来自日耳曼科罗涅(Cologne)的教士阿儿诺德(Arnold)也前来参加这一工作。到大德九年(1305年),他们先后在大都城中建成了两所教堂,洗度了六千人。他们翻译了部分经文,组成了四十名儿童的唱诗班。当时,在大都的阿兰人、斡罗思人、钦察人,都是天主教的支持和信奉者。孟德·科儿维诺还提到他曾劝使汪古部的首领阔里吉思放弃景教信仰而转奉天主教。但在阔里吉思被俘(1298年)后,其子术安幼、弟术忽难袭高唐王位,“坚持聂思脱里派的错误,把经阔里吉思王劝导改信罗马天主教的人统统诱入邪道,使他们回到聂思脱里派”[2006]。孟德·科儿维诺在致教皇的信中竭力请求增派教士来中国。1307年七月,教皇任孟德·科儿维诺为大都大主教和全东方之总主教,并派遣了格拉德(Gerard)、彼列格林(Peregrine)、安德烈(Andraw)以及其他四名教士前来中国。前三人可能在1313年(皇庆二年)抵达大都,其余四人则在途中被害。1311年,教皇还增派三名教士前来,他们的行踪不详。孟德·科儿维诺于是任格拉德为泉州地区的主教,建立了教堂。(www.xing528.com)

孟德·科儿维诺大约在1328年死去,其大主教位置一直付阙。鼠年、后至元二年(1336年),一群阿兰人军事权贵联名致书于教廷,诉说在约翰死后,“我们没有了管理者和精神的安慰者,虽然我们听说您已经配备了另一名罗马的使节,但是他迄未抵达。”[2007]他们请求罗马教皇为他们派遣主教前来。这封信据说是由一个为元顺帝所派遣、包括法兰克人安德烈等十六人的使团赍往的。使团在后至元四年抵亚维农,受到了教皇伯涅的克十二世(BenedictⅫ)的接见。教皇随即派遣了包括马利诺里(Marignoli)在内的使团前来。他们途经钦察汗国的月即别汗庭与察合台汗国都城阿力麻里,“凡七渡巨洋,历四年乃至。”至正二年(1342年)七月抵达上都。《元史》载:“是月,拂朗国贡异马,长一丈一尺三寸,高六尺四寸,身纯黑,后二蹄皆白”,记的就是这回事。关于这次“天马”来贡,文人们多有吟咏,传为盛事。马利诺里记载:这一使团途经阿力麻里时曾建一教堂,洗礼数人。他们可以公开而自由地在此地传教,尽管在一年前有一位主教和六名小级僧因在这里传布基督而成了光荣的殉道者[2008]这一个殉道的主教当即教皇所派遣的第二任大都主教尼古拉。使团在大都逗留三年,受到顺帝的优待。然后经中国南方,循海道西还。马利诺里还记载:当他们离去时,皇帝曾要求“我或其他人很快能和一个赋予全权的红衣主教返回来,担任那里的主教”[2009]。约在1369年前不久,罗马教廷曾有过科思麻思(Cosmas)的任命,因为我们发现这一年曾有过把他从大都主教调任萨莱的命令,并以威廉来接替他的职务。科思麻思似乎并没有来到大都就位。随着元朝的灭亡,天主教在中国的流行已不见于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