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国家具发展|古埃及、古罗马与洛可可风格特点

外国家具发展|古埃及、古罗马与洛可可风格特点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埃及家具的风格特征与所有者的社会地位相关联,主要特点是装饰性超过适用性。古罗马家具是古希腊家具的继承和发展,是奴隶制时代家具的高峰期。(五)洛可可家具洛可可家具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排除了巴洛克家具追求豪华、故作宏伟的成分,吸收并发展了曲面、曲线形成的流动感。

外国家具发展|古埃及、古罗马与洛可可风格特点

(一)古代家具

奴隶制的建立,促进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也使从事家具生产成为可能。古代家具的成就突出反映在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罗马的家具上。

古埃及家具的风格特征与所有者的社会地位相关联,主要特点是装饰性超过适用性。

两河流域指现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中下游。古时,家具高大,常用涡形图案,还有坐垫、丝穗等饰物。从华丽的风格上看,他们更加讲究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希腊人吸取埃及和西亚人的先进文化,于公元前5世纪使古希腊家具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主要特点是造型适合生活要求,具有活泼、自由的气质,比例适宜,线型简洁,造型轻巧,优美舒适,充分体现了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而不是过分追求华丽的装饰。

古罗马家具是古希腊家具的继承和发展,是奴隶制时代家具的高峰期。现存的古罗马家具都是大理石、铁或青铜的,包括躺椅、床、桌、王座和灯具等。

(二)中世纪家具

中世纪家具深受宗教影响,祭司、主教们用的座椅古板笨重,靠背很高,为的是突出表现他们的尊严与高贵。封建领主们用的家具粗壮又粗糙,事实上,已成为落后、保守的社会面貌的反映。

12世纪后半叶,“哥特式艺术”兴起。哥特式家具主要用在教堂中,特点是挺拔向上,竖线条多,座面、靠背多为平板状,造型深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家具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在哥特式家具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希腊、罗马家具的特长。在风格上,一反中世纪家具封闭沉闷的态势;在装饰题材上,消除了宗教色彩,显示出更多的人情味;镶嵌技术更为成熟,还借鉴了不少建筑装饰的要素,箱柜类家具有檐板、檐柱和台座,并常用涡形花纹和花瓶式的旋木柱。

(四)洛克家具

巴洛克家具大多模仿建筑造型,习惯使用流动的线条,椅子的靠背面为曲面,椅子的腿部呈S形。巴洛克家具多用花样繁多的装饰,如雕刻、贴金、涂漆、镶嵌象牙等,在坐卧家具上还大量使用纺织品作蒙面。图6-32为巴洛克家具的举例。

(五)洛可可家具

洛可可家具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排除了巴洛克家具追求豪华、故作宏伟的成分,吸收并发展了曲面、曲线形成的流动感。它以复杂多变的线形模仿贝壳岩石等,造型更显纤细和花哨。

洛可可家具以青白两色为基调,在此基调上饰以浮雕彩绘、涂金或贴金。

洛可可艺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第一种因素是18世纪初,人们更加追求自由的生活;第二个因素是法国各阶层对路易十四生前的浮夸作风表示反感和厌弃;第三个因素是新王朝女权高涨,装饰风格和家具风格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上层妇女的爱好。图6-33是洛可可家具的举例。

978-7-111-54225-4-Part01-174.jpg

图6-32 巴洛克家具举例

978-7-111-54225-4-Part01-175.jpg

图6-33 洛可可家具举例

(六)新古典主义家具

19世纪初,欧洲从封建主义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反映贵族腐化生活、大量使用繁琐装饰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表示厌恶,极力希望以简洁明快的新风格代替旧风格。当时的艺术家崇敬古希腊艺术的优美典雅、古罗马艺术的雄伟壮丽,肯定地认为应以古希腊、罗马家具作为家具设计的基础,这时期的家具便称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家具。

新古典主义家具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路易十六式、英国亚当兄弟式及美国联邦时期出现的家具;二是流行于19世纪初的法国帝政式及英国摄政式家具。这两个阶段各有自己的代表,即分别为路易十六式和帝政式。

路易十六式家具种类繁多,除桌、椅、凳外,还有梳妆台、高方桌和牌桌等(图6-34)。

帝政式家具的色彩配置是大量使用黑、金、红,即用桃花心木的紫黑色、青铜镀金件的金色与蒙面天鹅绒的红色相调和。它追求的是绚丽多彩,体现的多是关于战争的纪念性(图6-35)。

978-7-111-54225-4-Part01-176.jpg

图6-34 路易十六式家具举例

978-7-111-54225-4-Part01-177.jpg

图6-35 帝政式家具举例

(七)现代家具

从19世纪中期起,家具设计逐渐走向现代,即从重装饰走向重功能,从重手工走向重机械。

此前的种种家具,在家具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它们很难满足现代生活和大工业生产的要求,便不能不遭遇挑战,并因而出现重大的变革。(www.xing528.com)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幸存下来的年轻人,充满了改变生活和环境的愿望,并在荷兰、法国和俄国开始了具有突破性的试验。荷兰前卫派建筑师里特韦尔于1917~1918年设计制造了著名的红蓝椅(图6-36a),显示了风格派的新思路。之后,他又沿着同样的思路设计制作了柏木“之”字椅(图6-36b)。

978-7-111-54225-4-Part01-178.jpg

图6-36 里特韦尔设计的椅子

19世纪末兴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包豪斯学校家具造型设计组的建立则可作为现代家具确立的标志。

包豪斯最有特色的家具是钢管凳和钢管椅,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明显地反映在布劳斯的家具设计中。布劳斯1920年就读于包豪斯,1924年留校当老师,是杰出的家具设计师和建筑师。他设计的钢管木面凳,曾用于包豪斯学生宿舍,他设计的钢管椅的椅面是麻布和皮革的(图6-37)。

978-7-111-54225-4-Part01-179.jpg

图6-37 布劳斯设计的凳和椅

这一时期,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和勒·柯布西耶等也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家具,图6-38即为密斯·凡德罗设计的镀铬钢管皮垫巴塞罗那凳和椅。阿尔托是第一个将夹板用于家具的设计师,图6-39是他以桦木为主材设计的凳和椅。

978-7-111-54225-4-Part01-180.jpg

图6-38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凳和椅

978-7-111-54225-4-Part01-181.jpg

图6-39 阿尔托设计的家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家具业迅速发展,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四国的家具也很快闻名于世。上述四国的家具不像英国、法国家具那样崇尚装饰,也不像美国家具那样刻意求新,而是充分利用北欧的木材资源,着力表现木材的质感和纹理。这些木家具多用清漆罩面,极具淡雅、清新、朴实无华的气质(图6-40)。

1965年之后,意大利的家具业异军突起,它有意避开北欧诸国的锋芒,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而是以更加便宜的塑胶为材料,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探求新风格(图6-41)。

978-7-111-54225-4-Part01-182.jpg

图6-40 北欧家具举例

978-7-111-54225-4-Part01-183.jpg

图6-41 意大利家具举例

20世纪70年代,家具的设计进一步切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组合家具、成套办公家具成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0世纪80年代后,家具设计风格多样,出现了多元并存的局面。高科技派着力表现工业技术的新成就,以简洁的造型、裸露材料和结构等手法表现所谓的“工业美”。新古典主义注重象征性的装饰,着重表达对古典美的怀恋之情。也是在这个时期,仿生家具、宇宙风格家具等纷纷问世。从国家看,美国、法国、日本的家具业都有很高的地位。

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欧美出现了一种号称“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它波及建筑,也波及到家具。所谓“后现代主义”,其实是对现代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批判,它怀疑现代主义的永恒性,认为他们的产品过于机械化、理性化和单调化。后现代主义者对古典风格抱有相当的兴趣,在设计中常以新的手法把传统艺术中的细节当做一种符号体现在自己的创作成果中。应该说明的是,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确实不少,但后现代主义的家具在市场上还不多见。图6-42~图6-46分别为美国的现代家具、日本的现代家具、仿生充气家具、宇宙家具和后现代家具的一部分。

978-7-111-54225-4-Part01-184.jpg

图6-42 美国现代家具举例

978-7-111-54225-4-Part01-185.jpg

图6-43 日本现代家具举例

978-7-111-54225-4-Part01-186.jpg

图6-44 仿生充气家具举例

978-7-111-54225-4-Part01-187.jpg

图6-45 宇宙家具举例

978-7-111-54225-4-Part01-188.jpg

图6-46 后现代家具举例

综观各国、各地和各种风格流派的家具,可以看出:现代家具的发展有两条不同的流线:一条线以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为基础,着眼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批量化;另一条线以传统形式及手工业生产技术为基础,着眼于传统技艺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比较注重传统格调和民族性。这两种趋向各有特色,但就现代家具的整体而言,其基本特点是注重功能,讲究适用,强调以人类工程学的理论为指导确定家具的尺寸;外观简洁大方,线脚不多,造型优美,没有繁琐的装饰;注重纹理、质地、色彩,体现材料的固有美;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方式相联系,充分考虑生产、运输、堆放等要求;注意应用新的科技成就,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配件;在使用中与灯光设备、声响设备、自控设备、自动化办公系统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