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埃及浮雕发展与特殊风格-浮雕艺术的历史

古埃及浮雕发展与特殊风格-浮雕艺术的历史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独特的构图,构成了古埃及浮雕的特殊风格和韵味。图3-2-37古埃及浮雕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而亚述王国的浮雕艺术又是两河地区的各个王国中最出色的。图3-2-44帕特农神庙壁带浮雕图3-2-45图拉真纪念柱公元前1世纪末,由于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强盛,也给艺术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古埃及浮雕发展与特殊风格-浮雕艺术的历史

(一)原始社会浮雕

追根溯源,西方的浮雕历史可以远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岩壁雕刻。而公元前20000年到18000年欧洲旧石器时代伯里戈德文化期的雕刻《劳塞尔的维纳斯》也叫《持觥的女人》(图3-2-32),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浮雕作品之一。雕像右手托着牛角做的觥,左手搭在腹上,虽然面部形象没有细致的刻画,但女性特征部分进行了特别的夸张。从这一线刻浮雕上,可以看出古代人类祈祷丰收多产、族群兴旺安康的美好愿望。

出土于法国一万多年前的雕刻作品《回头看的野牛》(图3-2-33),是刻于鹿角上的浅浮雕,从那对牛的生动姿态的刻画,就已显示了原始人类对生活观察力和对形象的表现力。

这些原始浮雕,均体现了稚拙写实、造型简练、朴素生动的特点。

图3-2-32 劳塞尔的维纳斯

图3-2-33 回头看的野牛

(二)埃及和亚述的浮雕

埃及雕刻艺术是古埃及文明的生动体现,常被用来装饰陵墓、庙宇和纪念碑。“纳米尔石板”的浮雕风格形式,标志着影响持久的埃及艺术程式的形成。其单纯简练的曲线造型和几何因素,有力的线性塑造,使浮雕形成了高雅、朴实、和谐的艺术特征。并且埃及的雕刻技术早在古王国时代就已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这时的浅浮雕与阴刻相结合,形成凹凸起伏的对比,产生一种阴阳平衡的完美效果。而中王国时期流行的形象凹于背景的深浮雕,既突出了浮雕轮廓的影像效果,又能使浮雕在埃及的自然环境下,免受强烈阳光的照射而保持长久。到了新王国时期,大量的神庙和陵墓建设无疑为浮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并且这些浮雕也将古王国时期开创的程式发展得极为成熟(图3-2-34,图3-2-35,图3-2-36)。

图3-2-34 古埃及浮雕

图3-2-35 托勒密八世加冕 古埃及浮雕

图3-2-36 孔苏金字塔中的浮雕

在形象的塑造上,埃及人创造性地运用了“正面率”的造型来塑造浮雕人物形象(图2-2-37),即:全部的正面、绝对的侧面、俯视的顶面。这种独特的构图,构成了古埃及浮雕的特殊风格和韵味。

图3-2-37 古埃及浮雕

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而亚述王国的浮雕艺术又是两河地区的各个王国中最出色的。对于爱狩猎的亚述人来说,表现动物是他们真正的特性。浅浮雕《垂死的牝狮》(图3-2-38)是亚述浮雕的代表作。它以准确的线条,生动地刻画了牝狮受伤时那痛苦的瞬间动态;前爪紧绷的肌肉,垂死挣扎的吼叫,充分显示了亚述艺术家对生活细致的体验和观察以及超凡的雕刻技艺。

图3-2-38 垂死的牝狮

以墨西哥为中心的玛雅文化时期的浮雕,以其独特的形式装饰着巨大的神庙建筑。这些浮雕作品,有一种方方正正的块状感,加之以剪切手法处理的造型,使玛雅浮雕艺术显得十分庄重、独特和神秘。玛雅的装饰性浮雕,将政治变化、宗教事件和日常生活的复杂场景,表现于墙板楼梯、门楣及方柱上(图3-2-39,图3-2-40)。

图3-2-39 门楣浮雕(浮雕)(墨西哥 玛雅文化)

图3-2-40 玛雅装饰性浮雕

亚述时期(公元前823年—公元前811年在位),国王的石碑图像表现了国王正在诸神的图案前礼拜,他胸前的交叉是太阳神的标志。他的衣着和脸上的胡须样式表明他是以巴比伦国王的身份进行礼拜。石碑上的楔形文字描述了直至公元前814年为止国王征战四方的战绩(图3-2-41)。

石雕《有翅膀的人面狮身像》(图3-2-42)是萨尔贡二世宫殿门前的装饰雕刻。这种象征浮雕的形式,从四分之三角度观看,怪兽有五条腿,下面看两条腿直立,威风凛凛,而侧面看四条腿叉开,缓缓起步。从艺术处理上,显然雕塑家没有把它当成圆雕,而是按几个角度相连的浮雕来看待的,同时也是为了让人们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都能看到它的完整性,显示了雕刻的独到之处,并成为亚述浮雕的传世精品。

图3-2-41 亚述国王(公元前823年—公元前811年在位)石碑

图3-2-42 有翅膀的人面狮身像

(三)希腊和罗马的浮雕

图3-2-43 帕特农神庙壁带浮雕(www.xing528.com)

古希腊浮雕艺术因城邦与神庙的建设而繁荣。泛神论的古希腊出于对神的崇拜,建造了大量的神庙。而这些神庙,是当时浮雕艺术的主要载体。以帕特农神庙装饰浮雕带为代表的一批经典之作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的浮雕艺术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图3-2-43,图3-2-44)。在这些装饰于神庙楣墙上的浮雕中,被人性化了的众神是表现的主体,他们被赋予人的面貌、人的性格和人的思想感情,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解剖准确,构图和形象富有变化。通过相互的穿插、重叠,丰富了平面的层次,同时巧妙地运用了错觉,对透视的理解也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充分表现了希腊人高超的写实技巧。

图3-2-44 帕特农神庙壁带浮雕

图3-2-45 图拉真纪念柱

公元前1世纪末,由于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强盛,也给艺术带来了繁荣和发展。古罗马取代古希腊成为新的艺术中心。而罗马人也在继承希腊文明的基础上,有所发扬创造。他们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首创了凯旋门、纪念柱、骑马像和角斗场等大量的装饰雕塑和纪念性建筑。而以凯旋门和纪念柱为代表的浮雕作品的出现,不仅为罗马开辟了浮雕艺术的新阵地,也成为罗马最典型的浮雕代表作。在为拉真皇帝征服西亚人而建的《图拉真纪念柱》(图3-2-45)上,艺术家刻画了2000多人的战争场面,采用薄浮雕的形式雕刻于柱体上,成功地解决了雕塑的装饰性处理与建筑功能的关系。与纪念柱同样著名的《和平祭坛》(图3-2-46),在浮雕的表现技巧和人物浮雕层次的处理上也都有了新的突破。

图3-2-46 和平祭坛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

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雕塑家科学求是的精神注入浮雕艺术,力求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在作品中广泛地运用解剖学透视学原理。由雕塑家季培尔蒂创作的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的浮雕《天国之门》(图3-2-47),就是在浮雕上巧妙地采用绘画上的焦点透视,并结合高、中、低等多个层次塑造,使浮雕在纵深空间感上有了绘画的效果。而同时期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也表现出了非凡的艺术才华,从他的浮雕作品《楼梯上的圣母》(图3-2-48),那优美流畅的线条、洒脱飘逸的衣褶、精确的结构、动与静的巧妙处理,可以看出雕塑家的高超技艺和驾驭形体的天赋。

图3-2-47 天国之门 [意大利]季培尔蒂

图3-2-48 台阶上的圣母[意大利]米开朗琪罗

(五)近现代的浮雕

19世纪,欧洲的产业革命和资本经济的发展,使整个西方城市文明进一步繁荣,在雕塑上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伴随着不同文化艺术思潮的涌现,浮雕艺术也开创了自由发展和形式多样化的新纪元。

这一时期的浮雕作品,以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的《马赛曲》(图3-2-49)和卡尔波的装饰浮雕《舞蹈》(图3-2-50)最有影响。

图3-2-49 巴黎凯旋门—马赛曲 [法]吕德

图3-2-50 舞蹈 [法]卡尔波

建于1836年的巴黎凯旋门浮雕《马赛曲》是吕德的代表作。它采用高浮雕的形式,人物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下两部分紧密呼应,浮雕韵律严整,形象生动,构图具有强烈的动势,造型富有表现力。整个作品将严谨的形式与饱满的激情高度统一,为浪漫主义雕塑树立了典范。

而法国另一个浪漫主义雕塑家卡尔波于1866年为巴黎歌剧院所做的浮雕《舞蹈》,也是高浮雕的形式,它通过将舞姿各异的人体和谐地连接,形成强烈的动势,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巨型浮雕《地狱之门》(图3-2-51)取材于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作《神曲》中的《地狱篇》,原为巴黎装饰艺术馆大门而创作的。雕塑家通过高、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起伏交错的构图,表现了180多个在苦难中挣扎的痛苦形象。许多形象后来不仅发展成独立的作品,如《吻》《思想者》《浪子》《永恒的爱》等,都选自其中,而且《思想者》又是用以象征《神曲》的作者但丁的。罗丹在浮雕的构图上,以全新的手法对古典的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突破。

图3-2-51 地狱之门 [法]罗丹

图3-2-52 舞蹈 [法]布德尔

罗丹的学生布德尔在他气势宏大、造型独特的浮雕中,处处注重简洁、方直、概括的几何处理,并研究和汲取古代东方和哥特式雕塑的装饰性,追求浮雕中的建筑感和装饰效果,形成布德尔独特的雕塑语言(图3-2-52)。

进入20世纪,浮雕处于一个自由和多元的艺术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批评和变革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应用,题材也更加广泛,手法也日益多样。立体构成的发展,波普艺术的流行,以及场所雕塑、废品雕塑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概念。东西方的相互融合,多种流派的汇聚,多种形式风格的探索,以及传统的具象和反传统的多元化并存,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同时也使得浮雕这个缤纷的艺术舞台更加绚丽多彩。(图3-2-53,图3-2-54)

图3-2-53 现代浮雕 [德]施维特

图3-2-54 查拉像 [德]阿尔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