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浮雕的技法与艺术鉴赏

寿山石浮雕的技法与艺术鉴赏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浮雕讲究石料的色界分明和石面的宽大平整,适合色层分明及较扁薄的石材。“东门派”传人林元珠、林寿煁,“西门派”王雷庭等都在浮雕艺术上有非凡的造诣。林寿煁、王雷霆等雕有《天堑变通途》《山村新貌》等,皆用高浮雕或浅浮雕的技法,名闻遐迩。林寿煁的《稻香千里》,就是在一块黄白相间、色界分明的寿山旗降石上运用浮雕的技法来表现主题,是浮雕作品中难得的珍品。浮雕铲地是分出所要表现景物的层次。

寿山石浮雕的技法与艺术鉴赏

浮雕寿山石雕传统的表现技法之一,以平面剔地雕刻造型为主,由圆雕技法演变而来。它与圆雕最大的区别是,从前方(或兼顾到左右方向)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物象的背部或底部则隐藏在石料背后,或嵌在墙壁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

浮雕要根据所设计的画面进行深浅不同的层次雕刻,其深浅依石头效果而定,深者可以圆雕手法处理,浅者如薄意,仅进行比较单薄的重叠、穿插。浮雕按景物刻画的厚度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浮雕讲究石料的色界分明和石面的宽大平整,适合色层分明及较扁薄的石材。通过浮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表现的物象在结构上具有更强烈的层次感及立体感。

寿山石雕的许多山水题材作品都是用浮雕技法来表现远近高低景物的层次感,以景衬人,意境幽深,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历史上浮雕是继圆雕之后出现的一种装饰性的雕刻技法,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如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的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佛龛的石楣上。寿山石的浮雕始于明、清时期的寿山石砚四周和印章的方柱四面。清乾隆时的寿山石巨玺方柱四面就有周尚均雕刻的浮雕博古和夔龙图案。“东门派”传人林元珠、林寿煁,“西门派”王雷庭等都在浮雕艺术上有非凡的造诣。

浮雕对于石材的要求比圆雕低,许多浅薄的不能用于圆雕的寿山石料,却可用于浮雕。由于寿山石浮雕重在画面的构图,能较好地体现石材的俏色层次和天然情趣,所以,所表现的题材相当广泛。林寿煁、王雷霆等雕有《天堑变通途》《山村新貌》等,皆用高浮雕或浅浮雕的技法,名闻遐迩。林寿煁的《稻香千里》,就是在一块黄白相间、色界分明的寿山旗降石上运用浮雕的技法来表现主题,是浮雕作品中难得的珍品。(www.xing528.com)

浮雕最好选择色层分明的薄形石料,利用外层石色雕刻景物,以里层石色作为衬底,形成自然套色。若将里层石色再刻薄意衬景则更加精妙。林发述的《孔雀辛夷》,运用国画手法布局,在一块银裹金旗降石上创作,红底白皮上雕刻一只开屏的白孔雀和白玉兰花等景物,画面鲜明,对比强烈,是国画布局、巧取俏色的佳作。

浮雕一般有选石、相石、墨绘勒线、铲地分层、雕刻磨光四大步骤。通过相石,分析石色的分布情况及色层深度,然后确定作品的题材和构图。设计画面多有浓郁的中国绘画的风格。景物的层次重叠视色层之深浅而定,构图宜丰满,衬底处露出的面积不可过大或过于集中。设计定稿后,要进行墨绘勒线。一般先在纸上勾出要雕刻的石料形状,再在这个形状中画出图稿,然后依样绘到石头上。现在,也有艺人借助泥塑手段,先用泥土捏出构想的大致效果,再按泥塑的布局草绘在石面上。而后以尖刀顺着景物的轮廓“线勒”一遍,再用平口手凿或卡凿削除画面空间部分,谓之“刮底”。待达到预定深度或里层石色显露后,再进行刻制。

以浮雕刻制景物主要使用手凿和小型钻具,在高起的景物层上雕刻出画面的层次。画面的层次和构图空间,按景物分布前后层次与大小的不同要求,应力求使所表现的物像在结构上富有立体感,造成视觉空间上的丰富变化。浮雕铲地是分出所要表现景物的层次。铲地一般用平口卡凿铲除画面空余的部位,深浅程度以显露出里层的石色为准。大面积的底地铲平后,再用小手凿或小钻头剔除景物间的细小空隙。铲地结束后,雕刻师最后再用修光刀具进行景物的进行雕刻和修饰。

问佛
漳州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