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孜城市与建筑:日郊历史街区空间布局

江孜城市与建筑:日郊历史街区空间布局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这种“非设计”与“副产品”的状态造就了加日郊老街的“有机”与自然,形成了丰富的建筑肌理。图2-3加日郊街巷结构图2-4街巷尺度图2-5院落布局,依山就势图2-6江孜加日郊老街旧影街巷格局保持了历史原状,包括维持原有平面布局、街巷宽窄变化、空间开合,以保持历史感与独特的场所感。加日郊老街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商业街,是各类手工制品、农牧产品的集散地,对江孜地区甚至整个后藏地区,都具有重要的经济辐射作用。

江孜城市与建筑:日郊历史街区空间布局

对于古城来说,街道比建筑更为重要,各种尺度的街巷与建筑构成了城市的形象。高耸的宗山城堡和背山而建的白居寺两个基本的“点”成为老城南北端的限定,内部通过加日郊老街道作为主要干架,各条小巷通道作为次生网络,形成了街区的街巷格局(图2-3),二层左右的民居顺着街道在山麓呈带状布置。

街巷并未做过规划,有的只是建筑之间的“空隙”,这种空隙完全是“非设计”的,是房屋建筑的“副产品”。正是这种“非设计”与“副产品”的状态造就了加日郊老街的“有机”与自然,形成了丰富的建筑肌理

历史上,这里的民居首要解决的是如何满足农田劳作、农副产品交易以及领主阶级下达的其他任务。围绕寺院、宗堡依山而建是一个理想策略,既有益于前两者的安全,又可以避免挤占农田,也方便耕种。顺应地势因地制宜,也为解决拥挤、获得充分的阳光提供了便利。这是颇具创造力与感染力的——人们通过经久不衰的建筑行为在自然景观之上进行雕琢,通过既斗争又协调的方式,表现出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品质。陡峭、狭窄的地形极大地制约了建筑的可能性,但从街区的历史看,地形的复杂却完全无碍民居建筑的发展。

图2-3 加日郊街巷结构

图2-4 街巷尺度(www.xing528.com)

图2-5 院落布局,依山就势

图2-6 江孜加日郊老街旧影(1927—1928)

街巷格局保持了历史原状,包括维持原有平面布局、街巷宽窄变化、空间开合,以保持历史感与独特的场所感。街道完全顺应地形山势而成;建筑单体体量小,密度大,主要通过院落的形式构成建筑布局(图2-4、图2-5)。单体的建筑艺术不高,采用多种平面组合模式,以适应地形;街区又通过建筑间紧密的联系,达到一种群体效果。

公共空间的营造也是街巷保护与整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加日郊老街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商业街,是各类手工制品、农牧产品的集散地,对江孜地区甚至整个后藏地区,都具有重要的经济辐射作用(图2-6)。但在今天,不论是对周边地区还是街区自身,它的商业功能已经微乎其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赋予其昔日地区经济中心的角色既是不必要也是不现实的。在街区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重新确定与梳理街巷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