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家峡水库:秦安县地域文化的重要遗址

苏家峡水库:秦安县地域文化的重要遗址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家峡水库位于秦安县中山乡境内,终年水波荡漾,滋育着千亩良田,水库周围青山倒映,绿树绕堤,果蔬溢香,麦浪如潮。苏家峡水库在浇灌农田、水产养殖、涵养水土、改善局部小气候和旅游观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12月2日,苏家峡遗址和秦安县寺咀坪遗址、泰山庙遗址、南下关清真寺4处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家峡水库:秦安县地域文化的重要遗址

苏家峡水库位于秦安县中山乡境内,终年水波荡漾,滋育着千亩良田,水库周围青山倒映,绿树绕堤,果蔬溢香,麦浪如潮。在西北黄土高原十年九旱的地方,有这样一处奇观,实属罕见。

1956年,经过黄河委员会西北水利工程局勘测设计,1958年4月,秦安县委组织调动中山、陇城、五营等公社社员开始兴建苏家峡水库,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苦干,于1959年8月建成大坝,坝高37米,库容量820万立方米,总投资34万元,投工29.9万个,移动土方11万立方米,石方500万立方米。

1959年8月29日,因降暴雨,堤坝被冲毁。同年10月,县委、县人委组织陇城、五营、中山等公社社员5000多人重建大坝,于1962年7月完工。1970年初,由于管理不善,大坝出现裂缝,坝底淤积严重。1972年县水利部门对大坝组织维修和扩建,使坝堤增高到42.5米,加长到140米,同时加长了输水洞斜卧管、增加了侧堰式溢洪道等水利措施,增加了蓄水量,提高了防洪能力。这次维修历时两年零八个月,投工28万个,投资50万元。(www.xing528.com)

1984年10月至1988年6月,根据中央水利部小(一)型水库规范要求,按工程防洪能力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的规定,国家投资94.38万元,对水库又进行了一次科学系统的全面维修,加固了大坝迎水面砌块石,铺设反滤层。浆砌块石防浪墙,加固陡槽,兴修排水闸墩,安装钢门和配套卷扬式启闭机,配备电盘面,启动机;架设防汛通讯线路,修筑加宽防汛专用公路。

苏家峡水库在浇灌农田、水产养殖、涵养水土、改善局部小气候和旅游观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库蓄存的水在干旱季节,浇灌着周围3000余亩农田,保证了农作物的丰收增产。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政府从南方空运来鱼苗,在水库中养殖,当时所产最大鲤鱼达15公斤左右。近年来,由于水库周围植被增多,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改善,吸引来许多稀有的珍禽水鸟。今天,苏家峡水库已经成为秦安县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来到这里,坐上当地人的木船小艇,划舟流连于碧波绿水之上,四面青山,清风拂面,水鸟翔集,游鱼相嬉,别有一番情趣。2012年12月2日,苏家峡遗址和秦安县寺咀坪遗址、泰山庙遗址、南下关清真寺4处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