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显亲河流域的地域文化与遗址

显亲河流域的地域文化与遗址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亲河自西向东汇入葫芦河,形成了一个面积7.5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就是显亲川。北魏后,显亲县被废。北周在显亲县故址重建成纪县,显亲川遂成为成纪县的一部分。元代显亲川改称杨兀里,明清至今称作阳兀川。显亲河流域是陇右文化重要河谷之一,域内遗址众多。在显亲河流域郭家镇的邵家庄、榆木、青林沟和魏店镇的武家沟有象牙等古生物化石出土,青林沟至今有80余亩次生林。

显亲河流域的地域文化与遗址

显亲河古称显亲川水,由鸡川水和郭嘉河两条小河在今郭嘉镇的寺嘴村相汇,经郭嘉镇的赵家河,叶堡乡的新阳、金城、阳兀川、蔡家牌楼村汇入葫芦河。鸡川水发源于通渭县新景乡的大寨子,流经姚家河、鸡川、司家川、由魏店乡的魏家坡进入秦安境内,经魏家店、吊川、伏家峡、姬家峡、朱家峡、元川到寺嘴,和郭嘉河汇合。郭嘉河发源于甘谷县大庄乡朱权家高庙顶山北麓,由郭嘉镇的李家上川进入秦安境内,经暖泉、洛泉、贠王川到寺嘴,和鸡川水汇合。

显亲河自西向东汇入葫芦河,形成了一个面积7.5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就是显亲川。显亲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建武八年(32年),光武帝刘秀西征割据于今天水一带的隗嚣,窦友随从他的兄长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万与刘秀会师高平(今宁夏固原)进击隗嚣,隗嚣大败。刘秀封窦友为显亲侯,封地就在显亲川,显亲之名即源于显亲侯国。《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显亲故城,在秦安县西北,汉成纪县地。后汉建武中,封窦融弟友为显亲侯国,属汉阳郡。”东汉中元元年(59年),窦友之子窦固袭封显亲侯,封地未变。显亲县在西晋时期更名显新县,为天水郡属县之一。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显新县并入安夷(《水经注》中的安夷川水即今之显亲河),后又分出,并恢复旧名。北魏后,显亲县被废。显亲作为县,共存400余年。北周在显亲县故址重建成纪县,显亲川遂成为成纪县的一部分。唐代,为避唐中宗李显之讳,显亲川改名敬亲川。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地震,秦州移治于显亲川,成纪亦由小坑川徙至新城,州县同治一城。天宝元年(742年),秦州复移治上邽县(今天水市秦州区)。大中三年(849年),唐收复被吐蕃占据的秦州故地后,秦州治所再次迁往显亲川。元代显亲川改称杨兀里,明清至今称作阳兀川。

嘉靖《秦安志·地理志》记载,秦安县城“西北三十里曰阳兀川,其川控锁峡,带黑龙,枕阳极,略陇水。其水则吞竹林,纳八龙,邀元川,引马颊,东南流入于陇。有阳兀渡、槐树庙。迤东为卧龙堡.迤西北为暖泉(在堡下),为阳泉,为螺泉(在螺圈东),为时泉(螺圈东北),其泉皆冬暖而夏凉。南为古城(半为河所崩矣或曰即阿阳废县城不可考矣),为禾稼平,有仄家寺。北亦为古城(俗称万家城,半在仙岭之麓,或古寨城也)。西北四十里曰元川,其川襟阳极,障八龙,揖马颊。其水吞冀峡,西流入于阳兀(八龙之麓有寺,因名寺嘴,今废)。西北七十里曰鸡川,其川倚八龙,带斗底(岔名属通渭),有鸡川城(宋为寨),其水受海子。迤南为神川,为俨阁川,为冀峡,鸡川水注焉,有缠移关(古关也,今废)。”[19]缠移关在魏店乡俨阁川的伏家峡到姬家峡一段,位于“丝绸之路”线上,由莲花镇,经梨树梁,过黑窑驿,下团庄到俨阁川,从峡门经伏家峡到姬家峡,即缠移关。过朱家峡、胥家堡、逯家元川、寺嘴村可到马峡关。“为磨山(今名墩梁),有马峡关遗址,下为马峡沟,亦曰关门沟。”[20]马峡关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在郭嘉河南岸,与寺嘴村隔河相望。马峡关是丝绸之路中西交通干线的必经关口,从长安西行,过陇山(亦称关山)到张家川,经陇城关,取捷道直达成纪(治今叶堡川),再西行七公里至马峡关,过关翻山进入甘谷县,到达兰州。(www.xing528.com)

显亲河流域是陇右文化重要河谷之一,域内遗址众多。在显亲河流域郭家镇的邵家庄、榆木、青林沟和魏店镇的武家沟有象牙等古生物化石出土,青林沟至今有80余亩次生林。流域内有寺嘴、魏南、孙嘴、王窑、榆木、胡底、邵庄等多处遗址,大致属于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时期。

显亲河全长58.8公里,秦安境内长34.1公里,流域面积365.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57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1793万立方米。显亲峡又名玉钟峡,在叶堡至安伏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