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盘龙城遗址:南方商文化与石家河文化的结合

盘龙城遗址:南方商文化与石家河文化的结合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盘龙城城址在遗址的东南部,近方形。有代表性的遗址,除武汉的盘龙城外,还有江西樟树吴城和新干大洋洲。盘龙城在1954年发现前,俗名叫“土城”。盘龙城遗址文化的性质,从总体来看,是以一支南下的中原商文化为主体、融合本地域的石家河文化。图35盘龙城出土文物

盘龙城遗址:南方商文化与石家河文化的结合

34.盘龙城[121]

盘龙城是商代在长江博物馆,也是武汉市的城市之根,它的发掘和研究将武汉城市史上推了二三千年。

盘龙城位于汉口北、府河左岸,与张公堤隔河相峙,现已发掘出大型宫殿的地基、四周的土城及护城河,城外还有密集的居民区及墓葬,出土的文物上万件。此遗址是长江流域至今发现较早的古城和宫殿,充分说明,殷商王朝统治南国的军事据点距今3 500年。

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镇,南距武汉关约5公里。

1954年防汛取土时发现遗址。1963年、1974年、1976年,由省、地、县及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班组成发掘队,先后三次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发掘。东起杨家嘴,西至甲宝山,南到王家嘴,北达铜家嘴;东西长2 100米,南北宽1 800米,总面积378万平方米。中心地区为李家嘴、王家嘴岗地和楼子湾一带,东西长1 100米,南北宽1 000米,面积110万平方米。

盘龙城城址在遗址的东南部,近方形。南北长290米,东西宽260米,城垣周长1 100米,面积7.54万平方米。城垣中轴线方向为北偏东20度。现存垣的南垣与西垣高1—3米,墙厚7—8米,底宽20米。墙身采用分段分层夯筑的方法筑成,每一夯层厚8—10厘米。内坡缓斜,外坡陡峭,每面城垣中间有缺口,似为城门,城外有壕堑围护,沟面宽约14米,底宽约4米。城内东北部发现有前后排列、坐北朝南的大型宫殿基址3座。其中,1-2号基址已经发掘。1号基址面宽39.8米,进深12.3米,以木骨泥墙分成4室,中间2室较大,两端2室略小,周围有宽2米的回廊。往南13米为2号基址,此基址面宽27.5米,进深10.5米,是一座中间无隔墙的大厅堂。基本符合古代“前朝后寝”的宫廷建筑格局。

城外四周分布着民居、手工作坊遗址和小型墓地。民居为单体地面建筑及半地穴式简易窝棚,其形制较小。手工作坊多处,一般为酿酒、制陶、冶炼遗址。出土有手工工具、陶器。

商王朝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传到了长江北岸的盘龙城;同时,长江流域的经济资源和文化也传到了中原地区。南北双方互相交流融会,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

大型墓地分布在城外李家嘴一带,出土一批精美的商代青铜兵器、酒食器、礼乐器。兵器有戈、矛、钺、刀、镞、斧等。其中,一钺长41厘米,刃宽26厘米,饰夔纹。铜圆鼎、分档鬲、又耳簋、平底斗、提梁卣等造型古朴,饰纹清丽,是酒食器、礼器中的精品。此外,还有雕琢精湛的玉器,其中一玉戈长94厘米,是迄今我国出土的最大的一件商代玉戈。

商代武丁奋伐荆楚前后,在长江流域留下很多商代遗址[122],约有上千处。有代表性的遗址,除武汉的盘龙城外,还有江西樟树吴城和新干大洋洲。[123]

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至今有20多年。几年来发表了很多文章,说明盘龙城与郑州二里冈商文化有着很大的一致性。遗址的规模大,文化堆积丰富,有城址、宫殿、墓葬,城外有手工业作坊和大量的陶器、铜器、玉器和骨器,证明是商王朝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距今约3 500年。[124](www.xing528.com)

武汉市的商代遗址还有放鹰台、纱帽山。湖北省的商代遗址还有江陵荆南寺、沙市周梁玉桥、宜昌中堡岛等。湖南省有澧水流域和沅水下游多处的商代文化遗址,以及江西清江商代文化遗址,长江中下游发现的商代遗址,多得难以统计。

盘龙城在1954年发现前,俗名叫“土城”。这大概是它本身是用泥土夯筑而成的,或者原名就叫“土城”。《世本·作篇》:“鲧作城郭”土城名称来源久远,其作用是堤防洪水,抗御敌人。盘龙土城不是孤立的,在邻近的江汉平原上,还有两座土城:一是天门石家河遗址上层。[125]城呈长方形,周长1.7公里,城垣高4米,有东、西二门,城内有村庄,城外有护城河。1955年,发掘出大批石器、陶器、骨器和器。同时,在土城的内外,还出土铜、玉等商代遗物。[126]二是大悟县城北30里的土城湾遗址,东临河,面积约2万平方米,存在的时代与石家河土城相似。[127]

盘龙城也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据盘龙城《发掘报告》[128]云:

总观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商代陶器,以具有中原商文化特征的甲组陶器数量最多,具有江汉土著文化特征的乙组陶器为次。

盘龙城遗址文化的性质,从总体来看,是以一支南下的中原商文化为主体、融合本地域的石家河文化。

石家河文化是1955年在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发现发掘的,与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年代相当,最能反映江汉平原土著文化,它的绝对年代距今4 600—4 000年。社会经济有充分的发展,铜石并用,玉器加工使用了金属,以快轮成型制陶。[129]

考古发现经常是与时俱进的,盘龙城的发掘报告截止于1994年,近10年又有新的发现:在盘龙城土城的外围,又发现带夯土遗迹。杨家嘴残存180米;杨家港后残存200余米;马家岗残存约100米;艾家嘴残存约400米,共约880米,其宽度为23-26米。[130]

我们联想到汉口东汉时的郤月城。该城据《元和郡县志》:“郤月故城在汉阳县北3里,周回1里80步,高6尺”;《太平寰宇记》:“郤月城与鲁相对,以其形似郤月”;又《水经注·江水》:“又东迳鲁山南,右翼际山也”,又“山左即沔水口也,沔左有郤月城,然亦日偃月垒,戴监军筑”。我们过去认为,这郤月城是汉口最古的城。现盘龙城及其外垣的发现,盘龙城外垣与郤月城虽然时代相隔约1 800年,但其地势都位于汉水(沔水或名府河)之左,其面积相似,形如郤月。这就使我们为详述盘龙城的形成,不得不继续追述汉水的入江口。

img40

图35 盘龙城出土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