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迈出重要步伐

万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迈出重要步伐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3年至1957年,万秀区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精神,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恢复国民经济和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至1956年,万秀区进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初级到高级分步骤循序渐进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万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迈出重要步伐

1953年至1957年,万秀区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精神,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恢复国民经济和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至1956年,城东、龙湖两镇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办互助组开始到初级社、高级社,前后经历4年多时间。1952年,扶典乡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后,农民拥有了土地,自发组织互助合作组织,人民政府因势利导把农民组织起来。1953年1月,在发展互助组的同时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底,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初,入社农户占总户数的99.60%。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至1956年,万秀区进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初级到高级分步骤循序渐进开展。第一步,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第二步,组织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共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93个,手工业供销合作社56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97个;从业人员6870人,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6.70%;共改造了2110个手工业户,组建成24个手工业企业,基本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www.xing528.com)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万秀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至1955年,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提供贷款,减免税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组织生产自救等措施,积极扶持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955年至1956年,中共梧州市第一区委员会、中共梧州市第二区委员会和中共水上区委员会又通过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将私营工业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1956年1月22日,申请公私合营有18个商业行业的私营商业及私营工业等600余户。其中,申请组织合作店(社、组)有行商200余户,摊贩有3300余户、船民1400余人。1956年底,参加公私合营的私营工商业有700多户,从业人员7000余人,其中资方人员1800余人。共改造了55个私营工业企业,组建成14个国营工业企业,使国营工业企业增加到35个,初步实行了由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