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水史话:风雨廊桥乡会桥

建水史话:风雨廊桥乡会桥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桥重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可通行吉普车,属于典型的砖木石结构楼阁式风雨桥,占地面积700平方米。乡会桥是建水古桥中唯一的一座风雨廊桥。据道光元年《重修乡会桥碑记》记载,桥的建盖经历过三次变化。十支队领导将起义队伍组编为护乡第五团第一大队,下辖3个中队。2007年9月,乡会桥及乡会镇公所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史话:风雨廊桥乡会桥

城西5千米的泸江河上,有一座三孔石拱桥,加上两端引桥,全长102米,东西向跨于河面上,引桥一端东伸,一端南拐,坡度较大,全桥呈“L”字形。桥上全为楼阁覆盖,楼为双层,下层为人马通道,上层建有三屋,檐牙交错,当中为文星阁。此桥重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可通行吉普车,属于典型的砖木石结构楼阁式风雨桥,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因封建社会科举乡试、会试的蔚然兴起而得名,乡会便是科举乡试、会试之意。这里还有与桥毗邻的原乡会镇公所。

乡会桥是建水古桥中唯一的一座风雨廊桥。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行人都在楼阁廷宇的庇护下,风雨侵不到,烈日晒不着。也因为如此,乡会桥过去还是西庄人赶集的重要集市之一。

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乡会桥碑记》记载,桥的建盖经历过三次变化。先建时为石桥,后改为木桥,再后又建成石拱桥。现存桥梁建筑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为三拱石桥。桥身由万余块青石砌筑而成,全桥长80.6米。桥拱用青石拱圈砌置,拱宽7米。主桥跨河30米,两端引桥长25.3米,西引桥于中部向南弯曲。桥面宽7米,由二层楼阁文星阁全部覆盖。一层为桥面通道,桥两端通道两侧设有桥廊,廊长7米,供人车通行兼具避风雨、防日晒和休息功能。二层供人观景和居住,乡会桥的楼阁建筑布局,为东西对称的横向重檐硬山楼阁,以纵向单檐卷棚屋顶建筑,过渡到主体建筑的纵向重檐硬山建筑楼阁——文星阁,体现了文星阁“居中为尊”的地位,构成乡会桥楼阁一高二低、两横三纵、大者居中、主次分明的外观特色,使桥阁浑然一体。

乡会桥

近年来,随着泸江烟柳景观大道的建成,去团山游玩的人们路过乡会桥都会顺道参观一下,人气逐渐旺盛。(www.xing528.com)

乡会桥附近有一座建于1936年的个碧石铁路火车站——乡会桥站。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建水古城旅游小火车正式开通,乡会桥站的停靠时间是半小时,游人可以顺着铁路往下走百余米,即可一览乡会桥的独特风姿和体味恋人“相会”的别绪离愁

桥南端有一幢青砖楼房,二进院落,坐西朝东,占地867平方米,建于民国时期。现存大门、前院、后院、四厢六耳共计54间,前后院及厢楼皆为走马转角楼式,互相通连。民国时期为乡会镇公所所在地,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建水县委领导和发动乡会桥武装起义的纪念地。

1949年10月14日夜,中共建水县委发动党员、民主青年同盟成员、农民翻身团团员和暗民兵,秘密集中于乡会桥,夺取乡会镇公所的武器弹药,向山区开进,“边纵”十支队四十六团前来接应。十支队领导将起义队伍组编为护乡第五团第一大队,下辖3个中队。起义获得成功。

2007年9月,乡会桥及乡会镇公所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