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分合背后的文雅:中国与山西历史揭秘

辽宁分合背后的文雅:中国与山西历史揭秘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辽宁还有一个更古老的名字,奉天,当时他的省会是辽阳。称赞一方认为,《澶渊之盟》终结了双方25年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北宋政府获得了长达120年休养生息的机会。此后两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礼尚往来,通使殷勤。果真,数十年后,萧观音便成为这种战略思想下的一个牺牲品,并且间接导致了辽国的灭亡。由于精神的渴求,辽国境内崇文好诗蔚然成风。宋对辽的文明渗透,不过是汉文化与异族在同化和异化较量中的一次胜利。

辽宁分合背后的文雅:中国与山西历史揭秘

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东北先后曾有六省和九省之说。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决定将东北地区划分成9个行省,分别为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即把原来的东三省每一个省分成三个省(安东省、辽北省原为辽宁省的一部分;松江省、合江省原为吉林省的一部分;嫩江省、兴安省原为黑龙江省的一部分)。除了设置9个省外,在东北还设有三个直辖市,直属于行政院,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和哈尔滨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改设为6省4市,即辽西省、辽东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松江省、热河省,4市为沈阳市、抚顺市、鞍山市、本溪市,另外还有一个旅大行署归中央直管。1954年,吉林省长春市、松江省的哈尔滨市升级为中央直辖市。

现在东三省行政划分为1955年之后的事情,而行政划分较为频繁和复杂的,即是辽宁省。辽宁之名取自“天辽地宁”,意即辽河安宁的祈愿,从他命名到现在不过百年时间。

然而,辽宁还有一个更古老的名字,奉天,当时他的省会是辽阳。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因辽河命名国名的强大的政权——辽国。

大宋熙宁八年(1075年),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季。萧观音早早梳洗打扮,今天的她异常美丽和光彩夺目。作为女人,她要用最性感的姿态完成人生的归宿。但作为皇后,她要用三尺白绫继续着母仪天下的尊严。这就是震惊宋朝和辽、金著名的“十香词案”:萧观音因“通奸”的罪名被辽道宗皇帝赐死。

此时的辽国可以说是国富民强,并拥有比大宋还要辽阔的疆土,从阿尔泰山一直到日本海,向南则侵入河北沧州,无论从疆域面积还是国力上,都远远超越了中原的大宋。对外,辽国号称骑兵三十万,直接跨过长城虎视中原。在后世的小说中,山西的杨家将整整打了一代人,拼光了七郎八虎,但依然阻挡不了辽军南下的冲锋。

辽国的战马径直走到了澶渊(今河南濮阳)城下。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双方都精疲力竭,亟须喘息的机会,特别是名将萧挞凛在澶渊城下的战死,更使辽军有了退兵之意,而大宋已经无可派之兵,真宗皇帝也不得不亲自督战。在此条件下,双方结成了让后人褒贬不一、损益参半的《澶渊之盟》。称赞一方认为,《澶渊之盟》终结了双方25年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北宋政府获得了长达120年休养生息的机会。批判者认为,《澶渊之盟》在宋朝政府明显具有战略反攻的前提下戛然而止,甚至还要向辽国岁纳,有着浓重的丧权辱国的意思。

《澶渊之盟》的大意是:宋辽两国停止双方争战,结为兄弟;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界,不再建设新城池和水利工程。《澶渊之盟》有效解决了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对辽国来说如愿以偿。对宋朝来说,放弃北部部分城池和地域,尽管缩小了战略纵深,但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时间。此后两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史料记载,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甚至在1022年宋真宗赵德昌驾崩,辽圣宗耶律隆绪闻之后,“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对于《澶渊之盟》,或许宋真宗有着自己更为深远的战略谋划。作为重文轻武的宋朝皇帝,无论是书中的黄金屋还是颜如玉,都离不开一个礼法和教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依靠强大的传统文化,以刀剑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让诗书礼仪显现柔软而韧性的一面,杀人于无形。老子曰:有容乃大,无欲则刚。(www.xing528.com)

果真,数十年后,萧观音便成为这种战略思想下的一个牺牲品,并且间接导致了辽国的灭亡。

大宋皇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鉴于“近朱者赤”的缘故,辽国人忽然变得文雅起来,开始了对汉文明的膜拜,不仅完善了契丹文字,更将中原文化引入。中原的文化宛若一股暖流,将冰雪的北国融化。由于精神的渴求,辽国境内崇文好诗蔚然成风。萧观音就是一位兼惊世才华和万般美貌于一身的女人。她与耶律洪基青梅竹马,四岁便以皇亲身份嫁与耶律洪基,一时间母仪天下。

从辽国史书看,萧观音是极其聪颖和贤德的,其诗作风格秀丽隽永,字里行间更满含草原儿女独特的豪迈气概,是李清照之前第一才女。以至于后世纳兰性德读罢萧观音的诗作后,怦然心动,写了数首诗词不停与萧观音应和,感叹生不逢时。

但是,萧观音在宫中寂寞百无聊赖之际,受人之约,随意抄写了粗俗、淫秽的《十香词》,并由伶人赵唯一进宫演唱。可怜萧观音因循了中原的诗词歌赋,但忘记了礼仪教化,契丹旧俗加上宫禁不严,竟与优伶独处,正好授人以柄,宫斗的结果便是“通奸”的罪名。

单就中原儒教文化的观点,或契丹游牧社会的观点,萧观音的悲剧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唯有契丹接受中原文化以后,因为浅显而过于表象,哪怕一丝风吹草动便是灭顶之灾。萧观音就是将辽人粗犷豪放的一面,不慎踩在了文化与文化衔接最为脆弱的环节,在文化融汇矛盾背景下最敏感的地方犯禁,自然落得凄凉辽宫月下香消玉殒,而这或许正是宋真宗大计的开始。

果然萧观音死后,她的儿子,才华横溢的太子耶律浚被政敌活活掐死,辽国开始被奸佞之臣把持,国家便显现出危险的征兆了。

一场宫闱纠葛造成的悲剧,竟然会对历史走向产生致命的作用。宋真宗兵不血刃便消弭了北方的威胁,每年的“岁币”比起庞大的军费开支来,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宋对辽的文明渗透,不过是汉文化与异族在同化和异化较量中的一次胜利。文化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包容与发展。就如辽宁的版图,分分合合,最终走到了一起,而且愈走愈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