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管理措施,实现节水用水

强化管理措施,实现节水用水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民用水户协会与灌区管理单位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中是相互合作关系,在水的交易中是买卖关系。农民用水户协会代表协会内各用水户与灌区管理机构签订用水合同,组织引、蓄、配水,调解农户之间、协调农户与管理单位之间的用水矛盾,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并按合同上交供水管理单位。通过各项管理措施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保障农作物的适时灌溉,提高农业增产效益。

强化管理措施,实现节水用水

(一)实行计划管理,合理调配水量

依据水权分配方案,由用水户按照自己的种植结构和作物需水特点,制定年内各时段需水量计划,由地方供水管理单位或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将本行政区域需水量逐级汇总上报至流域或灌区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在综合本流域或灌区年内各时段需水总量后,综合流域内水资源来水特点,进行合理分配,下达用水计划,在既满足用水户需水要求的同时,又能使本流域、灌区或区域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配套计量设施,逐级实测水量,按方收费

在对渠系进行防渗化处理中,要在各级分水口处设置计量设施,在分水中用这些计量设施实测各级各分水口过流量,由干级→支级→斗级→农级,直至各农户的用水地块,计量到农户、地块。如甘肃省张掖市对辖区内输水渠系,在衬砌基础上对各级输水渠道安装配套的计量设施,分别计量到县、乡(镇)村、地块,为水权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水资源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

在水费计收中改变以前传统的总费包干制及按亩收费等不利于节水的收费方式,逐步实现按方——即按实际灌水量收费的制度,以促进节水。

(三)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农民水事工作

在农民用水中,农户是灌区用水集合中最基本的元素,由于各灌区农户非常多,不可能由灌区管理机构直接管理到农户,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组织。在灌区管理机构内部据规模大小一般设管理局、管理所、管理站等。用水农户也要成立自己的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来建设和管理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当地农户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灌排服务,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农民用水户协会与灌区管理单位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中是相互合作关系,在水的交易中是买卖关系。农民用水户协会代表协会内各用水户与灌区管理机构签订用水合同,组织引、蓄、配水,调解农户之间、协调农户与管理单位之间的用水矛盾,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并按合同上交供水管理单位。

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工程范围应是斗、农渠系及其他工程。农民用水户协会应组织、协调用水户建设、改造和维护其管理的排灌工程,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谋求其管理的灌排设施发挥最大效益。(www.xing528.com)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一种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充分发展农民民主管理、广泛参与的有效方式,可有效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用水管理中责任主体缺位问题。农民用水户协会近几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已有2 万多个,参与农户6000 多万人。在节水型社会试点地区发展更快,如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张掖市,在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了530个农民用水户协会。该协会是由全体用水户直接参与,每户定一名会员,每5~10户选一名会员代表,然后召开会员大会,用不记名投票的办法选出协会会长、副会长,组成协会执行委员会,即农民自己的管水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些逐级选举产生的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由村级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村集体水权,配水到户,并负责斗渠以下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和水费收取。

(四)落实节水政策,超、节取水量应与利益挂钩

按照所定节水政策,引导农户自觉采用节水技术进行节水灌溉,不断提高节水能力。兑现政策规定,对于节约水量者,实行奖励,允许将节约下来的水量进行有偿转让,并对节水幅度大的用水户给予奖励,鼓励先进,带动全体,使节水者得到经济回报。对于超定额用水的,采用累进加价等措施予以处罚,对于浪费严重的用户可限制供水,遏制其浪费水的不良行为。引导用水户从被动节水到主动自觉节水的轨道

(五)依托先进管理措施,提高农业节水双效

搞好农业节水,不但要有先进的节水技术,也要有先进配套的管理措施,如:进行田间墒情测定预报,根据墒情适时适量灌溉;据各作物的灌溉制度,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时期适时适度灌溉,利用适量的关键水保障作物的增产增收;据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布局确定最优配水方案;严格计量制度,无论什么水源、利用什么方式输水,都要准确无误地计量清楚,分解落实到用水户,为计收水费和衡量用水额度提供依据;严格用水计量到田间,按方收费,节余有奖,超定额用水受罚制度。

通过各项管理措施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保障农作物的适时灌溉,提高农业增产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