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文化研究第19辑:馮道評價的變化

宋代文化研究第19辑:馮道評價的變化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馮道是五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産生的特殊人物。太宗認爲石敬瑭對契丹甚爲屈辱,但並没有對馮道加以譴責。開始對馮遭作出新的評價。歐陽修在重編五代史時,將馮道列入“雜傳”,又在傳序中對馮道進行評價。皇祐三年,馮道的曾孫馮舜卿進呈馮道的官誥二十份,希望朝廷錄用爲官。認爲馮道“偷生苟禄”,不忠不義,没有值得表彰的氣節。南宋時,對馮道的評價始有定論,即完全否定其業績,視爲奸臣叛。把馮道看成個朝秦暮楚的無耻之徒。

宋代文化研究第19辑:馮道評價的變化

馮道(882-954)是五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産生的特殊人物。唐末,馮道爲幽州掾,遷河東節度掌書記。後唐莊宗即位,任翰林學士,逐漸顯貴。明宗時,任端明殿學士,不久晋昇宰相。明宗死,立第五子李從厚爲帝(閔帝),潞王李從珂謀反,馮道率百官迎接,立爲帝(末帝)。石敬瑭(晋高祖)起兵滅後唐,馮道爲首相。石敬瑭死,擁立齊王(少帝)。契丹滅後晋,又歸附契丹,朝拜遼太宗於京師,授太傅。後漢高祖建國,爲太師。後周滅後漢,爲太師兼中書令。顯德元年(954),周世宗親征北漢,馮道勸阻且不願隨行,爲山陵使,不久病死。馮道歷任五朝十一帝,三次入中書,在相位二十多年,自稱“長樂老”。“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爲‘元老’”。馮道死後,“時人皆共稱歎,以謂與孔子同壽”(《舊五代史·馮道傳》《新五代史·馮道傳》)。

入宋後,與馮道有類似仕宦經歷者,如范質、王溥、魏仁浦、薛居正等,仍受太祖重用,皆曾任宰相之職。開寶間,薛居正監修五代史,即《舊五代史》,將馮道列入後周的大臣,以一卷的篇幅詳載其經歷,措辭也無貶意,最後總結其一生説:“道歷任四朝……以持重鎮俗爲己任,未嘗以片簡擾於諸侯。平生甚儉,逮至末年,閨庭之内,稍徇奢靡。”參照薛居正的經歷和當時士大夫“皆習見以爲固然無足怪”(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二《張全義馮道》),《舊五代史》對馮道肯定不會有抑辭。宋太宗曾對宰相説:後晋石敬瑭“求援於契丹,遂行父事之禮”,“馮道、趙瑩位居宰輔,皆遣令持禮,屈辱之甚也”(《長編》卷二六)。太宗認爲石敬瑭對契丹甚爲屈辱,但並没有對馮道加以譴責。

宋、遼澶淵之盟後,真宗有一次與輔臣談論五代歷史,説:“馮道歷事四朝十帝,依阿順旨,以避患難。爲臣如此,不可以訓也。”(《長編》卷六五)開始對馮遭作出新的評價。天禧元年(1017),宰相王旦病死。社會上評論王旦:“逢時得君,言聽諫從,安於勢位,而不能以正自終,或比之馮道云。”(《長編》卷九〇)顯示人們認爲王旦晚節不終,就像馮道一樣。仁宗明道元年(1032),下令錄用馮道和王朴的後裔爲官(《長編》卷一一一)。王朴也是五代的名臣,後漢時狀元,後周歷任樞密使等職。此後,由於范仲淹名士大力提倡氣節,對歷史人物也完全以新的觀點進行評價。歐陽修在重編五代史(《舊五代史》)時,將馮道列入“雜傳”,又在傳序中對馮道進行評價。他説:“禮義,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耻,則無所不爲。人而如此,則禍亂敗亡,亦無所不至,况爲大臣而無所不取不爲,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又説:“予讀馮道《長樂老叙》,見其自述以爲榮,其可謂無廉耻者矣,則天下國家可從而知也。”把馮道視爲“無廉耻”之徒。皇祐三年(1051),馮道的曾孫馮舜卿進呈馮道的官誥二十份,希望朝廷錄用爲官。仁宗一改明道元年的態度,對輔臣説:“道相四朝,而偷生苟禄,無可旌之節。所上官誥,其給還之。”(《長編》卷一七一)認爲馮道“偷生苟禄”,不忠不義,没有值得表彰的氣節。(www.xing528.com)

宋神宗時,王安石在神宗面前稱贊馮道“能屈身以安人,如諸佛菩薩之行”。唐介反駁説:“道爲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主,得爲純臣乎?”王安石答道:“伊尹五就湯,五就桀,正在安人而已,豈非純臣乎?”以伊尹爲例,認爲只要能安定百姓,就可算作“純臣”。唐介又説:“有伊尹之志則可。”王安石聽後“色變”(《永樂大典》卷二九九九《人字》引張師正《倦遊錄》)。司馬光則痛斥馮道爲“不忠”之臣,説:“忠臣不二君,賢女不二夫。……彼馮道者,存則何心以臨前代之民,死則何面以見前代之君?自古人臣不忠,未有如此者。”進一步指出五代時人們不以馮道等人“失節”爲耻的原因説:“庸愚之人,往往猶稱其智。蓋五代披攘,人主歲易,群臣失節,比踵於朝,因而譽之,欲以自釋。”他擔心“後世以道所爲爲合於理,君臣之道將大壞矣”(《温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七三《史贊評議·馮道爲四代相》)。

南宋時,對馮道的評價始有定論,即完全否定其業績,視爲奸臣叛賊。其中以高宗時學者范浚爲代表。范浚在所撰《五代論》中説:“五代之亂極矣,凡八姓十有二君,歷四十餘年,干戈戰伐,殆無寧歲。其間悖逆禍敗,自古未有若是其烈,而興滅起廢,亦未有若是其亟者也。”馮道生活其間,不管王朝更替,照樣高官厚禄,還“著書自陳更事四姓與契丹所得階、勛、官爵以爲榮。嗚呼!有臣如此,唐與晋、漢安得不亡乎?”范浚還指出,像馮道之類“靦顔於梁,於唐,於晋、漢、周者,皆傾巧亂人,謀身賣國”(《香溪集》卷八)。把馮道看成個朝秦暮楚的無耻之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