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偏差:藩篱与跨越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偏差:藩篱与跨越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的来讲,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存在多方面的偏差:第一,课程建设中存在逻辑上的偏差。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所采取的方法上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拷贝式。主要表现为单个学校单独进行或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改革,缺乏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多学科相互配合与融合,使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难以形成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即专业课程偏多、普通课程偏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偏差:藩篱与跨越

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探讨与构建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方面,我们往往不能尊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出现一些倾向:注重课程开发的技术层面的工作,忽视课程价值方面的探讨;注重借用国外已有的课程模式,忽视自身经验的总结与创新;注重个案的研究探讨,缺乏综合性研究。总的来讲,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存在多方面的偏差:

第一,课程建设中存在逻辑上的偏差。首先,自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以来,无论从教学管理上还是从课程设置上看,都存在着模仿和拷贝普通高等教育的现象,发展至今日,始终没有跳出普通高等教育传统框架的束缚,没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各校的课程建设,就不难发现这样一种雷同现象: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课时及课时比例分配,然后再考虑具体课程的学时,也就是说先定课程体系,后定具体课程;总是在制订完专业教学计划后,再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即先定课程,后定内容。这样就难以摆脱传统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束缚,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创新,难以开设符合高职教育要求、体现自身特色的课程,难以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其次,实践性教学存在脱离社会要求、超越教学条件和与理论结合不够等现象,致使实践教学整体效果不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难以达到。这主要是由于存在不切实际、一厢情愿、闭门造车现象,对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社会实际调研,实践性教学设备投入不足以及双师型教师缺乏等原因。

第二,课程建设存在方法上的偏差。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所采取的方法上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拷贝式。主要表现为“拿来主义”,看到其他院校(主要是上一级院校和普通专科学校)课程有变化,不加分析改造直接复制,使课程建设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增减式。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的课时\数量和内容的简单增加或减少上,缺乏本质上的变化。三是单一式。主要表现为单个学校单独进行或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改革,缺乏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多学科相互配合与融合,使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难以形成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www.xing528.com)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工业革命以来,教育领域中受实用主义哲学影响较大,强调的是方法、原则和设想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有用。将教育的目的仅仅理解为培养为社会有效服务的人才,使之多为社会工作。在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中同样奉行“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也与实用主义教育观相呼应。其二,产生于大机器生产的职业技术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培养适应大机器生产的劳动者为目的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既然资产阶级所关心的只是工人起码的生活,那么我们也不必奇怪他给工人受的教育只是合乎它本身利益的那一点点。”[7]因此,职业教育比其他类型的教育有更加显性的“功利主义”传统。时至今日,许多人仍然片面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类型特征,否认素质教育的普遍性,陷入认识论的误区。

第三,课程建设存在比例上的偏差。首先,普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开设比例不合理。即专业课程偏多、普通课程偏少。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在人才的知识、素质结构上一直片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却忽视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近几年许多高校片面理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急功近利地争设短线专业和实用学科,致使基础学科与社会、人文学科教育进一步削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文化功底薄弱,基本文化素养与伦理道德修养低下,在就业市场与工作岗位上缺乏竞争力与发展后劲。其次,普通课程内部开设比例也不尽合理。经过几次改革,就目前大学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看,普通教育课程占教学总学时的40%,按理并不算低。但外语、计算机、数学物理类基础课程比较受宠,而人文社科类课程所占比例不大,且日趋紧缩[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