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外节日的精神内涵与意义

国内外节日的精神内涵与意义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国家,节日都有四种,一种是宗教节日;一种是政治节日,比如国庆节,我国还有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再一种是民俗节日,这在我国十分之多。节日与假日不同。节日,无论是政治性的还是文化性的,都是有精神内涵的、有纪念意义的、庄重的。但是,在引进国外节日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自己的节日。

国内外节日的精神内涵与意义

可能由於节日常常是放假的,所以这里就出现一个误区或者说是概念上的混淆——假日等同于节日。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假日是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比如公休日,那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休息的权利,是不容侵犯的;比如一些企事业单位给员工的休假,则是一种福利。从字面上看,假日是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可以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日子。假日是人们自由支配的日子,没有特定的文化上的意义。

节日却不同。节日是一种纪念日。任何国家,节日都有四种,一种是宗教节日;一种是政治节日,比如国庆节,我国还有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再一种是民俗节日,这在我国十分之多。有生产性的,也有娱乐性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就更多。现在我国比较重要的民俗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还有一种就是外来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还有近些年热起来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节日与假日不同。节日是有内涵的,是一种文化。

节日,无论是政治性的还是文化性的,都是有精神内涵的、有纪念意义的、庄重的。在节日里,主要是体验和感受它的精神意义。比如国庆,我们感受一种崇高的国家情感。在民俗节日里主要体验着一种传承久远的迷人而执著的民族精神。所以不能将节日当作一般假日来对待。

比如即将到来的春节,几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最大的民俗就是“过年”。它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愿望、情感、理想与追求。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还是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等等。这些年文化的方式代代延续,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团圆,亲情,祥和,此中包含着无比强大的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无论是在古代缓慢的生活节律中,还是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也无论你远游到什么地方,到了过年时都要回家。不用人提醒你,你也会千里迢迢赶回去,坐在一家人中间吃那顿年夜饭。如果吃不上那年夜饭,心中总是怅然若失。是为了那一餐也许并不丰盛的饭食吗?当然不是。而是家庭的信念,团圆的信念,故乡的信念。这便是节日中最深刻的东西。(www.xing528.com)

但是,不知不觉,我们的许多节日正在被变成假日。春节、国庆、五一,被称做黄金周。黄金周是商家炒作的卖点,于是国庆节快成了旅游节了。至于民俗的节日几乎成了一种饮食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灯节吃元宵。所以大家愈来愈觉得过节很空洞,没有内容,只好去旅游。根本的缘故是我们把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抽空了。

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物质的享受,否定购物和旅游。问题是,我们把节日当成了假日。我们在强调商业目的的同时,忽视了民族的文化内涵。文化符号还在,但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文化意味却在发生着集体无意识的改变,这才是我们要清醒面对的。

关于外来的节日,我并不反对。一个伟大的民族,就应该有这种博大的胸襟,接纳一切文明的、进步的文化包括节日文化。一个民族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节日,一定是一种精神的需要。因此,我赞同当前被一些年轻人引进的情人节和母亲节。我们国家这种人本的节日比较少,恐怕与长期的封建社会有关。对节日也可以采取“拿来主义”,补充自己的不足,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但是,在引进国外节日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自己的节日。我们的节日很美好,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在节日中体验和传承中国人独有的动人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与传统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