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的西风东渐及其影响

新中国成立前的西风东渐及其影响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海城市的租界和列强势力范围内,由西方传教士、商人及建筑师将当时欧洲盛行的折中主义和各国自己的传统建筑样式传到了中国。这些“有形”的搬用、仿效,还未来得及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论做深入研究,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功能、技术的需要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以“复古为更新为使命”“纯采中国式样、建筑费过高、且不尽实用”的复古建筑风潮以其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而逐步偃旗息鼓。

新中国成立前的西风东渐及其影响

在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里,西方各国现代建筑还处于萌芽状态。沿海城市的租界和列强势力范围内,由西方传教士、商人及建筑师将当时欧洲盛行的折中主义和各国自己的传统建筑样式传到了中国。这些建筑文化的传输导致了今天我国南北城市中大量保留下来的近代建筑多彩的状况,也影响着今天城市的风貌,如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德国风格的青岛,浪漫之都大连,充满激情的广州,等等。

中外建筑师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设计的仿中国传统形式的建筑,大致有三种方式:① 各种类型传统大屋顶、大柱廊的运用,按传统宫殿式样进行修建。② 撷取某些建筑符号加以引用,如须弥座、斗拱、马头墙、飞檐、门窗套及入口重点部位运用传统构件装饰,有的加以简化、创新。③ 以传统细部的纹饰作适当的点缀。这些“有形”的搬用、仿效,还未来得及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论做深入研究,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功能、技术的需要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以“复古为更新为使命”“纯采中国式样、建筑费过高、且不尽实用”的复古建筑风潮以其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而逐步偃旗息鼓。

随着后来现代建筑的发展,欧洲现代派建筑在中国表现为“混合式”“实用式”以至“国际式”建筑,使中国现代建筑的创作迈出了新的一步。在商业建筑与其他公共建筑的类型上,上述形式较容易适应现代功能,工程造价经济,同时适合时代审美要求,因此很快得到发展与推广。如南京新都大戏院、上海百乐门舞厅、大上海戏院、大华大戏院、大光明电影院等。(www.xing528.com)

20世纪初期,世界各国城市无不以高层建筑的综合性、复杂性、标志性竞相表现各自的特色。我国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城市高层建筑的兴建以上海为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